返回

第四一四章 又是看似简单的案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一四章 又是看似简单的案件 (第2/3页)



    提点刑狱司和提刑官负责受理案件并审判。

    按察使司衙门负责对官员的监督,也负责对整个流程的监理,并签署官方诉状。

    现在当事人已经写好了诉状,后续的处理就要以提点邢狱司为主了。

    如果要继续调查,也要提点刑狱司给锦衣卫派差事。

    提点刑狱俗称也是提刑官,本人现在倒是没有什么特殊想法,他马上就要跟来接任的皇子交接了。

    这事儿就算是自己接过来,也不需要自己处理了。

    这件事情也是下面的锦衣卫搞出来的,也跟自己这个提刑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责任大概率是落不到自己头上了。

    但是他们却要考虑,皇子们愿不愿意接这件事情,愿不愿意处理这种麻烦事儿。

    所以广东提点邢狱官也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向皇子们的护卫说:

    “烦请几位请示诸位殿下,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是否要接这份诉状,亦或者先把他们赶走?”

    皇子们的护卫陆续回去了两批人,第一批就是报告前面有人拦路喊冤。

    几个皇子收到通报之后,稍微考虑和等待了一会儿。

    让护卫去查看周围的情况,确保真的只有这三个人在喊冤,周围没有其他可疑的人员。

    其实大部分皇子不太乐意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出面。

    因为会有风险。

    朱简烜从小就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尽量不要以身犯险。

    安排护卫检查只能做个大概,如果真的能够完全规避突发情况,前面这三个喊冤的就不该出现。

    如果只有一个皇子在,他本人根本就不会下车,只会让护卫和属下去询问情况。

    但是现在一群皇子在一起,那就只能稍微冒一下险了。

    不然别人都下去亲自问了,自己却没有去看情况的话,回头都可能会影响关系。

    等护卫第二次回来报告,带回了前面大致的情况,说明了那是兄弟三人,控诉花县锦衣卫。

    事情本身似乎并不复杂,在基层并不算特别罕见的事情。

    这个时代还没有废除刑讯逼供,基层锦衣卫有的是退伍的士兵,也有很多就是原来的衙门差役。

    也没有人教育他们把普通人当人看,殴打刑讯之类的事情难以杜绝。

    皇子们都在基层实训过,知道这种情况。

    皇子们陆续下车,距离最近的大皇子朱靖坤最先到场,从提刑官手中接过了诉状。

    现在的广东提刑官记得,大皇子的职务是布政使。

    这种事情应该由按察使和提刑官负责,但是大皇子伸手了之后他也不敢拦着。

    况且负责具体调查的地方锦衣卫归布政使管。

    大皇子朱靖坤大致翻看了一下,就交给了后面跟过来的二皇子,二皇子是新任的提点邢狱,俗称提刑官。

    三皇子是按察使,到了现场之后也直接伸手去拿,跟二皇子一起看了诉状上面的内容。

    皇子们都穿着跟亲王相同的常服,几个人站在一起格外扎眼。

    地上跪着的三个男人,看着眼前的情况也都是有点懵,今天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从花山县城到府城和省城来喊冤,本来会直接去府衙和提点刑狱司喊冤。

    他们是得知了有新任官员即将到任,才直接过来拦路喊冤,没想到拦了一群皇子。

    二皇子看完诉状上的内容之后,直接看向周围陆续走过来的兄弟们:

    “诉状内容很简单,花山县一户冼姓人家盖房子的时候丢了东西,怀疑是在他们家干活的林姓三兄弟的父亲所为。

    “花山县锦衣卫抓了他们的父亲林水生去审问。

    “林水生当时得了风寒,被花山县锦衣卫抓捕之后殴打,关在牢里不让他们探视和医治,结果就因为伤病去世了。

    “他们父亲去世之后,邻居的冼姓人家就撤诉了……

    “现在林家三兄弟状告花山县锦衣卫,无凭无据的抓捕他们父亲并殴打致死。”

    几个皇子看了诉状都忍不住皱眉。

    正如二皇子所说,案件本身看上去很简单,但就是因为太简单了,才让人感觉棘手。

    他们父亲被打死了,但并没有规矩说锦衣卫不能打犯人。

    三皇子是按察使,皱着眉头说:

    “诉状上说的未必是全部的实情,所以先把花山县锦衣卫百户,以及怀疑家中失窃的冼姓家主,都叫到广州来询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