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烟囱是财富的象征 (第2/3页)
多半也会再回去。
“没有吴王殿下的发明和高瞻远瞩,就没有我们看到的这一切。”
这个时代的皇子皇孙们,从小就在世界最大城市应天府长大的,越来越不愿意到海外去当藩王了。
很多皇子小时候不谙世事,很多都想着到海外去当国王。
但是长大了之后,特别是就藩了之后,很多都受不了海外的蛮荒。
最近这些年,已经出现过好几次藩王请求回京,让皇帝另外安排人去当藩王的事情了。
陈裕洋知道林建兴说的是实话,但是仍然想要继续跟林建兴争执。
不过闽国公世子郑瑞安忽然意有所指的发话了:
“澳洲建设之所以能够迅速,当然主要是仰赖吴王殿下的新发明。
“但也是因为,这是一片新拓之地,完全没有其他内外势力掣肘。
“所以吴国才能够放开了手脚,直接建设最新式的蒸汽工厂。”
郑瑞安心里面经常思考的事情,不可能完全隐藏的住。
闽国公的两个幕僚,路上跟郑瑞安打交道多了,就能隐约猜得出世子的心态。
面对这个话题直接不敢接茬,全都干脆的闭上了嘴巴看风景。
郑瑞安一行人的讨论出的观点本身倒是没有错,但都没有意识到到吴国建设速度快的真正逻辑。
这是工业时代和手工业时代的效率差距。
现在吴国虽然只有一座真正的工业化城市,但却是全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方。
未来的发展速度还会越来越快。
郑瑞安乘坐的明轮船慢慢靠上了码头。
吴国文化司外务厅的礼仪人员过来,护送着他们去了吴国外务厅的接待处。
另一边的费淳和曹振东,下船后就直接去拜见了朱简烜。
汇报了应天府和泉州之行的情况和收获。
费淳最后总结和建议说:
“大王,既然陛下派了两个都督府的水师,可以直接跟日本人打一仗,那闽国公是否参与的意义就不大了。
“闽国公是否派那一百艘大小船只,是否安排三万人参战,都不会影响结果的。
“所以臣觉得,不需要给闽国公太好的条件。
“甚至不需要让闽国公协助招募日本武士了,我们可以在日本直接占个港口开始招人。”
朱简烜打开父皇给的批复和回信,又检查了两份授权自己行动的圣旨:
“朝廷加上吴国,确实有能力做成这些事情,但是吃独食不好,而且损失可能更大。
“闽国公在日本的人脉……绝对不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出来的那些……
“我们对日本用兵的时候,若是闽国公向日本的藩镇报信,那就跟其他藩镇阻挠北伐一样了。
“我们至少要让闽国公真心站在我们这一边等着分利益,而不是跑到对面去。”
费淳心中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
“是臣愚钝了,还是大王洞察世事。”
朱简烜却反过来笑着说:
“费卿的说法,倒是可以用来跟闽国公讨价还价,可以跟他说,我们确实可以不用他们。”
费淳马上拱手说:
“大王圣明。”
咸宁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上午,朱简烜在吴王宫承运殿升座,接见闽国公府使团。
郑瑞安为首的几个代表向朱简烜朝拜之后,朱简烜直接让他们几人都在大殿里面坐下说话。
郑瑞安跟朱简烜问好打了招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