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9、从摊丁入亩,到银本位与资本萌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169、从摊丁入亩,到银本位与资本萌芽 (第3/3页)

耗,归为朝廷。”

    “同理,既改了依照田亩征收,那么,就必须剥走士绅免税的特权,此为官绅一体。”

    赵都安最后总结道:

    “摊丁入亩,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掷地有声:

    “此法若能推行,可保江山社稷,朝廷国库,再无匮乏。”

    房间中,陷入了第二次安静。

    当赵都安讲完,在场许多人,脸上都浮现出憧憬神色。

    豁然开朗。

    “妙啊,大妙。”韩粥拍案而起,目光炯炯,盯着屏风上的文字,定定失神。

    无人知道,这个下午他心头是如何沮丧,不只因自己的十策被否定。

    更因为,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所谓的,将十策拿回去修改,但如何修,怎么修?

    他全无头绪。

    然而此刻,只是隔了几个时辰之后,他就看到了一套与他的十策截然不同,却明显更为优越的方法。

    如何能不激动?

    “摊丁入亩……摊丁入亩……”莫愁也呢喃念着这个词。

    她虽远不如真正的“女宰相”,因与赵都安为情敌,很多时候表现的更像个大丫鬟。

    但能受女帝重用,辅助处理家国大事,足以说明,莫昭容起码在眼界和判断力上,绝不逊色于这群学士。

    所以,她同样看懂了这套方法的好处。

    而王猷等后来的学士,也终于明白,为何之前房间中的气氛那般古怪。

    实在是,赵都安讲述的东西太具有冲击力了。

    关键,并不是语不惊人那种,而是怎么想,都觉得的确可行。

    只是在惊讶之后,身为门阀子弟的王猷,皱起了眉头。

    因为这新法,显然是对士绅阶层动刀子。

    这对各地的门阀大族,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太师……”

    有人看向为首的老者,想询求看法。

    董太师目光炯炯,盯着那屏风,良久,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好一个摊丁入亩。”

    顿了顿,他又摇头道:“可惜。”

    可惜?可惜什么?

    董太师看向赵都安,说道:

    “此法确颇为可行,怎奈何,虽比韩粥的法子柔和许多,但只恐仍难以推行。若要做成,必要徐徐图之,而朝廷等不及。”

    等不及!

    这句话,瞬间将众人从激动中,拉回了现实。

    韩粥冷静下来,先是一怔,然后再次坐下。

    是了,赵都安这法子虽好,但绕了一圈,仍旧很难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钱字。

    若要徐徐图之,则难以缓解国库空虚。

    若力求迅捷,那必然要与士绅大族为敌,虽可赢得民心,但……

    倘天下士绅因此,离心离德,纷纷投靠八王,朝廷同样会动荡。

    的确比他的十策好了太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王猷眉头舒展,神色稍微轻松了些。

    莫愁也反应了过来,眼神稍显黯淡。

    是了,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之前的考成法,其实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推行。

    好是好,但……

    “呵,太师说的不错,以上两法,若要推行,势必要时间。”

    赵都安将众人神色,悉数看在眼中,却丝毫不慌。

    因为他手中,从来不只有张居正这一把武器。

    关于如何迅速,且在不动刀兵,尽量不影响朝廷稳定的前提下搞钱,他起初没有头绪。

    但在与韩粥交谈后,一些灵感清晰起来。

    “可是,诸位莫要忘了,我方才说过,为解决钱这个字,我要说两部分,如今才只说了一个。

    而下一个,才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办法。”赵都安笑道。

    什么?

    还有办法?

    这一刻,包括董太师在内,所有人都愕然看向他。

    才记起,这武夫酷吏之前的确说过,要讲两部分。

    众目睽睽下,只见赵都安转身,亲自换了一张新的白纸。

    在屏风上,然后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白银,商人,资本,市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