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3、赵都安的手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63、赵都安的手稿 (第2/3页)

了一上午的话,想必是渴了,诏衙自家产的梨子,都尝尝?”

    无人动弹。

    气氛略有些尴尬。

    莫愁摇了摇头,心想这群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哪怕表面上,碍于陛下在场,不会表露出什么。

    但要他们主动与一个名声恶劣的酷吏交好,委实不切实际。

    这个赵都安也是,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还想着用一筐梨子与这群学士交好?

    然而,这时候,却见一袭白衣飘然走过。

    大虞女帝好似出门,却恰好走到他身旁,停下脚步。

    伸出玉手,捏起了一只,把玩了下,轻轻颔首:

    “有心了。”

    然后朝外走去。

    这……见状,一群学士们哪里还敢托大?

    当即纷纷上前,各自拿了一只梨子,口中道谢。

    陛下都拿了,他们岂敢不拿?

    赵都安笑眯眯的,也不在乎这帮读书人的感谢是否真诚,散了一圈梨子,然后才扭头出门,跟上女帝。

    ……

    等女帝和学士们陆续离开,修文馆房间内,一下冷冷清清,只剩下两人。

    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的录事官认真整理了手稿。

    走到桌案上首,正翻阅那些奏疏的董太师身前,低声道:

    “太师,午时了,先去用饭吧,这么些奏疏,一时半刻是看不完的。”

    说着,他将手中的会议纪要放下。

    这也是要给太师过目的,且不能离开这个屋子。

    须发皆白,已是高龄,却精神矍铄的文坛泰斗,翰林院大学士摇了摇头。

    肩负新政的制定,第一天却困难重重,董太师如何有胃口吃饭?

    闻言只挥了挥手,吩咐道:

    “将奏疏都拿来近前。”

    录事官无奈点头,沿着长桌走了一圈。

    将一份份奏疏都搬到老人面前,方便他翻看。

    “那边的是什么?”

    董太师眼尖,忽然注意到,角落一张桌上,还放着一摞纸,上头似乎有字。

    录事官望了眼,“哦”了声,说道:

    “是那位赵使君坐的位子,想来也是他写的,卑职与他挨着,但专注记录,也没看清他勾画些什么,想必也是记录?”

    说话间,迈步走了过去,拿了起来。

    董太师摇了摇头,对于陛下将赵都安带过来有些不满。

    一个武官,来修文馆凑什么热闹?

    难道说,他还能听懂?大抵是知晓修文馆的重要,才凑过来……

    罢了,且由他吧,想必经过今日,那赵都安也该明白,术业有专攻,回去踏实办案,才是正道。

    “……太师?要不,您看看这个……”

    然而,录事官这时候,却忽然语气奇怪地开口。

    他捧着赵都安留下的手稿,似乎已简单翻了几页,神色很是古怪,有些迟疑,有些……

    不确定?

    更多的,还是迷惑。

    看不懂,但身为书吏的本能,告诉他这纸上的文字很重要。

    不明觉厉。

    “看什么?”董太师疑惑,但见对方神色,也生出几分好奇,略作犹豫,抬手接了过来。

    心下想着,倒要看那赵都安写了些什么。

    低垂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字:

    考成法

    董太师颦眉,不记得有人提到过这个词。

    视线下移,略过两行口水文字,再次停顿。

    “立限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