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七日取证,十日杀人,赵都安一言诛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50、七日取证,十日杀人,赵都安一言诛心 (第2/3页)

不对,沉声道:

    “我与海棠刚回城,于城门口听闻今日三司会审,故而前来。”

    赵都安却不在意这些,第一句问的是:

    “此行可顺利?”

    海棠与张晗心领神会,同时点头。

    赵都安笑了。

    笑容中,带着几分感慨。

    虽说按照路程计算,二人也该回来,但如此巧合,赶在这公堂上,却好似天意一般。

    “莫非,十三前死去的那些冤魂,也在默默助力么?”

    赵都安不禁遐想,心道,戏台既已搭好,东风已至,那便择日不如撞日。

    “我已无事。”赵都安先对两人解释了一句。

    然后转回身,直视高高的“公案”上方端坐,如神灵般的大理寺卿,眼神冷漠:

    “轮到你有事了。”

    继而,不等周丞做出反应,赵都安便朗声道:

    “还请诸位大人稍坐。今日,三法司长官俱在,我斗胆,欲递上诉状一张。”

    “诉状?你欲要状告谁?”刑部尚书皱眉,道:

    “本官话且说在前头,你若说的,是要告周廷尉诬陷你……”

    赵都安却摇头:

    “我所状告之人,确系周丞。却非陷害我,而是十三年前,周丞伙同王山,前任诏衙督公王震等人,迫害忠良,祸乱朝纲,诬陷冤杀大理寺少卿薛琳等数十官员一案!”

    声如惊雷!

    当他说出这番话,本已欲要散场的围观众人,皆愕然驻足,怀疑自己听错了。

    还有反转?

    “薛琳?那是谁?”钱可柔等人茫然。

    郑老九目露追思:“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不少上了年纪的官员,皆被触动,想起了这桩往事。

    高堂上。

    今日以“看客”自居的袁立眼中溢出笑意,扭头看向周丞。

    却见这六旬老人在听到“薛琳”二字时,绯红的官袍下意识抖了下,瞳孔骤然收窄。

    继而面皮抖动,勃然变色:

    “贼子,既胆敢污蔑本官,来人……”

    “周大人,”刑部尚书却突然按住他的手,沉声道:

    “这里是公堂。”

    继而,这位在裴楷之倒台后,行事再无掣肘的“皇党”大臣看向赵都安,平静道:

    “赵缉司,伱可当知晓,若无实证,诬告三品大员,乃是重罪。你确定还要说?”

    “多谢尚书大人提醒,”赵都安只是道谢。

    刑部尚书叹息一声,知道今日之后,朝堂恐又要震动了。

    没了周丞阻拦,赵都安缓缓踱步,却是不疾不徐,讲起故事来:

    “诸位都知,我诏衙有监察百官不端之责,不巧了,自上次冲突后,周廷尉暗中查我,而我,同样也查了周大人……”

    接着,他开始讲述,自己如何请动两名同僚相助,从丢失的卷宗入手,一路寻访薛琳后人,从薛暄口中,得知昔年真相。

    过程中,隐去了自己是受女帝指派,只推说是自己想查

    ——这很合理,毕竟赵使君睚眦必报,凡得罪他的,必遭打击报复的刻板印象,早已深入人心。

    而当他复述了薛暄口中的真相后,堂外骚乱起来。

    王山原本煞白的脸色,已经近乎透明。

    “一派胡言!”

    周丞暴怒冷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