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压倒性优势 (第3/3页)
器更强。传我将令,不畏艰险,分出左右两哨,每三铳伍配一个炮伍,自林间一路清过去,每个小队带一条舌头、一个通译。”
专门的号声被吹响,前方的统兵将令在又拿下一个哨寨之后就着手安排。
很快,就有约摸三十人的数支小队往更多的岔路散开去攻击,而非聚于温泉津通往山吹城的主要山路。
“嘿,他们那些背着旗子跳出来的人,和咱们头盔上的小旗子倒是挺像啊。”
“还不都是为了让人知道自己队在哪。别管这些,你问问他,路怎么走好走。这翻山越岭的,要命!”
通译都是在对马岛上就练了的,朝鲜人和对马岛上的倭人都有。
舌头,自然是之前在温泉津俘虏的人。
“头,让他带咱们去矿坑!”
“矿你娘的!你以为矿里就是白花花的银子?都是石头!”
“那就带去炼银的地方?”
“在城里!别啰嗦了,别都聚得这么近,忘了平日里怎么作训的?到处乱走,被大军围了又怎么办?刚放了几铳,就当自己一可敌百了?你他娘的背了几个弹匣?”
至此,山吹城的北面已经是到处开花。
他们非要在城外还布置一些防线,明军就干脆分散开来了一些,以扇形推进。
毕竟战损比不成比例,一支这样的小队,若都是这种山地里无法展开的作战环境,恐怕能够拔除人数过百甚至更多的小寨堡。
御夷军本部那边,前线的情报不断传来,总大将酒井忠利已经有些不知所措。
在西国外样大名观望的观望、还有人跟着毛利辉元想“叛国”之后,御夷军本部反倒成为长远看来的前锋。
以西国狭长的地势消耗明军的想法如今看来变得不现实,足轻军面对明军精锐若是如此不堪一击,还有多少人甘愿前去付出生命?难道要以御夷军本部的精锐来频繁冒险进入前线拉扯?
“唯有在关原合战了,只有旗本骑兵能够制造胜机,再提前隐蔽一些伏兵在周围。他们是难以侦查到所有地方的。”
酒井忠利闻言却摇了摇头:“毛利联军那些人……还有蒙古人的骑兵……”
他难以想象蒙古人的骑兵真正在关西平原上驰骋起来的局面。
“难道想后撤到大阪?总大将!”
“不!”酒井忠利说道,“是必须阻止那支由黑船率领的舰队!毛利辉元他们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明军精锐自然不能由山阳道远道而来。他们最佳的策略就是由海上登陆,直接抢掠近畿这边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领地,再从海上获得补给。”
“……这些叛徒!”
此时此刻,狭长的西国及九州、四国这些外围堡垒原本该是优势、地利。但随着毛利辉元等人带着旧怨和将来野心的决定,再加上明军南北两路对九州岛上分而击之迅速控制,那么下一步只要四国岛再陷落,狭长的西国就不足以成为屏障。明军借海军实力,直接就能威胁关西的核心地带。
“大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如果合战败退,关东一定会被迅速摧毁。我们能支援四国岛的兵力有限,需要江户重视四国岛。不论是岛上的谱代大名还是外样大名,江户需要拿出办法让他们尽力抵御外敌!”
酒井忠利补充道:“如果让蒙古人上了岸,在关原的筹谋不可能有胜算。唯一可能创造胜机的旗本骑兵,一定不能被蒙古骑兵牵制住!”
消息在关东关西之间往来。
这回,蒙古人是真要来了。
不同的是,他们这次是跟着更强悍了的汉人来的。
还有号称复仇的朝鲜人……
酒井忠利其实也想撤退,也许从关西到关东这一片新纵深才是可能消耗敌军的地方。
可是若撤去关东了,京都怎么办?
幕府毕竟是幕府,秀忠大人是被封为征夷大将军的存在。
舍弃了京都,他本就不及加康大人的名望又会剩下多少?已经有名无实的皇居内,会不会立即转封毛利辉元,再让关东外样大名甚至谱代大名们望风而降?
关西,必须有这一场大战。
哪怕此后再撤退都行。
酒井忠利不能说蒙古人不能上岸的真实原因:有大量骑兵存在,能够安然无忧地撤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