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一章 考官李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五百二十一章 考官李颜 (第1/3页)

    《大佛》,一部一个小时的小成本影片,在2013年横空出世,以惊人的叙事水平、镜头调度、内核深度以及余味悠长的最终幕,在国外顶级的红岛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外语片,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等殊荣。

    导演毕天明作为刚从华夏传媒大学毕业一年的研究生,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同时夺得诸多“最佳青年导演”奖项。

    随着《大佛》解读热度的不断攀升,观众越发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精妙绝伦之处,助力此片又拿下了国内最顶级的两大电影奖项金熊奖与青鼎奖最佳影片。

    毕天明连带着整个影片制作组因此名声大噪——除了演员,如绝大部分人所分析的那样,演员的表演是这部电影最弱的一环,尽管毕导已经通过水平奇高的镜头调度与叙事节奏消解了演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有个评价认可度很高:

    “演员的表演阻碍了此片登神。”

    同时也催生了另一个认可度很高的观点:

    “毕天明是神。”

    当外界了解到编剧其实也是毕天明的时候,更是对这位顶级电影天才充满了好感。

    连“天不生我毕天明,华夏影坛万古如长夜”的脑残粉都成立了组织。

    然而这位看上去很斯文的毕导,是个心高气傲的主。

    他拒绝了几乎所有媒体采访,也不出席任何商业活动,连大部分青年导演梦寐以求的大制片方橄榄枝都直接折断。

    一个天赋卓绝,前路一片坦途的青年导演,突然就蛰伏了,连带着他的团队。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莫名其妙。

    于是各种《大佛》根本不是毕天明作品的说法甚嚣尘上,但闹腾了两三个月也就销声匿迹了。

    但凡真的有别人操刀,这时候还不出来更待何时?

    《大佛》的内核非常深厚,透露出对佛学、宗教信仰乃至历史学、人类社会学的深入理解。

    这些在毕天明刚领奖那会儿仅有的个位数采访可以看出来,他确实有足够的内涵,观点也非常奇特。

    造不了假。

    所以大家不得不接受毕导极其装逼的语录,“我只是想拍值得拍的片子,不希望有任何外力影响我。”

    《大佛》的后劲随着毕导的蛰伏反而变得更强,一个一小时的电影,有人出了长达六小时的解读视频……

    各种解读都有逻辑自洽之处,不同的人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专业知识强的看出了新知,啥也不懂的看出了人生道理,所谓浅入深出,深入又浅出,妙不可言。

    正如影片最终幕,村里花重金请来的专业佛像修复师,用锤子敲去糊在佛头的水泥时,一下把佛头的脸给敲破了,然后对着看傻眼的乡亲们说:

    “人有千面,佛本无相,不怕。”

    这话不知道在悠看的各类视频里被引用剪辑了多少次。

    毕天明于是正经“封神”了,连电影圈都对他有点敬畏感,拉进圈子又拉不进来,谁知道这大天才啥时候又拿出一部片子玩降维打击呢?

    所以当各路影视圈演艺圈豪强做足准备接受李颜检验时,都被同样等在“候考大厅”的毕天明亮瞎了眼。

    时值14年3月中旬,李颜于2月底创作完成了初步剧本,给了受邀团队两星期的准备时间。

    剧本并非完整版,大致是讲一个“人类如何记录信息”的故事,蛟龙手机作为表达新时代记录信息的一种方式出现,最终又成为未来时代历史展览馆的展品。

    核心是强调时间的迁移,人类的进步与认知的变化。

    故事不太讲究叙事性,重在视角切换与一种氛围。

    虽然蛟龙手机只在出现了两个镜头,但算是“阵眼”,宣传片的内核就在蛟龙手机作为当下的“引领”与未来的“纪念”两大身份切换中彰显无疑。

    其他填充内容,显然李颜暂时还不想给所有人知道。

    “都在大厅等着了?”李颜看着手里的时间安排表问。

    他们在未来科技的会议中心。

    孙淼点头,“是的李总,您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先挑导演。”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他本以为“挑助理导演”这个办法会让一些自认地位超然的大导演感到冒犯,结果邀请的所有人竟然都来了。

    还全都客气得很,李颜在大厅跟他们闲聊的时候一个个笑容满面姿态恭谦,整个大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其实很好理解,资本对于这个圈子的压制力极其恐怖,而李颜在他们眼里,是顶级大资本。

    这事儿还是李颜主动抛的橄榄枝,接好了接丢了,命运可能都会被改写。

    不少人背后的资本都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