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 小余董、招待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43章 小余董、招待会 (第1/3页)

    三元农业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传遍全球。

    在记者们赶来的同时。

    莫斯科机场事件,被冰熊游客带到十里营,然后通过论坛传遍三元通信网。

    并且某些好事的冰熊黒客,还曝光了多个角度拍摄的视频。

    包括机场监控、信号旗车载录像、信号旗作战录像。

    这引起全球多方面关注。

    以至于许多军事爱好者和计算机高手,通过讨论、剪辑、信息增强,对信号旗和袭击者进行了全面刨析。

    甚至失业在家的小余董,也参与其中,充当了解说员。

    “首先是空中崩裂的蓝色‘气泡’,根据雌鹿和信号旗成员的反应,以及威力,这应该是以色囯在1965年基于北美HPM,研发的高能微波弹,又叫电磁脉冲弹。”

    “听起来有些科幻,其实普通人也可以做出来,那就是把几十个微波炉放在一起,去掉外壳,通电超频就可以。”

    “所以迈入21世纪,全球60%的国家,都有这玩意,区别是体积、威力和范围。”

    “落后国家或许需要房子大小的电磁脉冲弹,才可以瘫痪一个村庄,发达国家或许只需水桶大,就可以瘫痪一个县城。”

    “而石墨烯诞生后,优秀的导电性,又可以令发达国家的电磁脉冲弹,提升至少10倍威力。”

    “所以视频中的这颗,拳头大小,却可以瘫痪整个机场,必然采用了石墨烯。”

    “尤其最近石墨烯便宜了,虽然依旧与黄金等价,但买100公斤,赠送1公斤···”

    “咳咳,回归正题。”

    “信号旗三支小队的反应,还是相当迅速,也体现了特战的能力,比如看到对方佩戴防毒面罩,立刻下令佩戴呼吸器,比如瞥到抛物线,立刻下令反击身后···”

    “可惜,落后的单兵作战装备,令这支世界超一流特战,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像视频中,这个提起密码箱的袭击者。”

    “他的防毒面罩配有呼吸管,说明是独立装置,但身后没有氧气瓶,说明其背包必然有一种体积小、过滤强、方便易带、续航时间长的呼吸净化器。”

    “而信号旗佩戴呼吸器依旧被麻痹,又说明毒雾不是一般的生化制品。”

    “那么,参考当今世界各国的单兵呼吸器,再对比众多商业公司的空气过滤技术,可以得知,99%的现有呼吸装备,无法隔绝这种毒雾。”

    “所以袭击者必然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作为空气过滤芯。”

    “如此,我们先了解过滤效果最好的纳米材料,再对比过滤效果,也就可以找到袭击者使用了什么···没错,是二维碳纳米,又叫石墨烯。”

    “好消息,石墨烯便宜,虽然依旧与黄金等价,但买100公斤,赠送1公斤···”

    “咳咳,回归正题。”

    “袭击者除了防毒面罩,还使用了一种隔绝体温,避免红外探测的装备。”

    “我们先了解红外探测原理,再了解哪些东西可以阻止红外感应···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石墨烯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和阻隔性能,可以阻挡红外辐射,并且对可见光的透射率十分高。”

    “所以袭击者必然穿戴了一层石墨烯内衣,从头到尾,直露俩眼。”

    “好消息,石墨烯便宜了···”

    “咳咳,袭击者露出来的两个眼,或者说,面罩的两个防反光镜片,也非常先进。”

    “一个蓝色,一个红色。”

    “根据我在三元农业工作的经验,蓝色应该是动态捕捉系统,大概意思是,我看向远方,静止的事物逐渐虚化,行动的事物逐渐增强,并且单兵系统会对可疑事物进行标注···全称应该叫战场感知单兵AR眼镜,目前北美部分精锐已经装备。”

    “红色应该是整合了红外探测、夜视增强、敌我识别等功能的战术眼镜,正常来讲,它应该是个长筒,然后内置多个镜片,但视频中的这个没有凸起,说明使用了新型材料,如果咱们认真分析,你会发现使用了···石墨烯。”

    “咳咳,我真不是打广告,毕竟我已经离开三元农业。”

    “接下来我们分析作战武备。”

    “袭击者使用的突突突,应该是蒂华纳集团单独设计的模块化重型突突突,采用7.62mm弹药,注重穿透力···”

    “可能会有人说,都啥年代了,怎么跟鬼子的三八大盖一个思想,追求穿透力?”

    “哎,时代变了,就像信号旗,人均一套防弹衣,你用M16A2,真不一定可以做到一击必杀,而这个重型突突突就不一样,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对着要害来上一枪,子弹穿透防弹衣,弹头变形后,杀伤力变大,然后进入人体,造成恐怖的空腔。”

    “这就是信号旗被压制的原因,更是信号旗死伤惨重的主要原因。”

    “而这款重型突突突,之所以做到轻便易带,是因为采用了石墨烯···”

    “抱歉,真的采用了石墨烯,不是我刻意打广告。”

    “再就是掷弹筒。”

    “可能会有人说,都啥年代了,鬼子都不用了···哎,其实它叫单兵手炮。”

    “不同于挂载到枪械上的榴弹器,它主要卡在手臂上,一尺长,8cm口径,平时可以当作格斗护臂,拆下来后,折叠反转,就可以形成一个‘无缝管’,然后把枪托当底座,再把炮弹放进去···崩,就发射了。”

    “根据角度,射程涵盖50~300米,是新一代特战必备品。”

    “并且它可以发射特制的长柄手榴弹,相当于弹药跟单兵手榴弹重叠,无需配备额外弹药。”

    “啥,我为什么这么清楚?”

    “这是我用石墨烯设计的!”

    “啊呸,抱歉,不是我设计的,吹过头了。”

    “我们继续分析。”

    “袭击者的作战靴···”

    “袭击者的战术头盔···”

    “袭击者的单兵显示器···”

    “袭击者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袭击者使用的战场感知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