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787章 强项令没有,强拳令你要不要 (第1/3页)
兴龙省(马来半岛)新马府。
这里原本叫做满剌加,后来被华人改为了马六甲,听起来顺口多了。
然后因为这个马字,又引来了许多马姓人的汇聚,其中最多的,就是广州番禺马家和潮州普宁的马家。
马姓虽然也算是大姓,不过大多居住在陕甘等地,岭南来说,算是绝对的小姓,所以比较愿意抱团,不像陈、李、黄、梁、林、叶这些岭南大姓,他们人多势众根本不用太抱团,就能过的不错。
此后,马姓在马六甲开枝散叶,虽然作为主体的番禺马氏是说白话的,普宁马氏则是说潮州话,但在南洋,长时间的杂居,冲淡了彼此在语言上的隔阂。
加上朝廷一直在南洋推行南京官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拓殖的汉人之间说话还鸡同鸭讲,那还怎么守望互助。
于是,经过二十多年,南洋那些来自两广、福建和赣南、浙东南温州一带的人,比他们家乡那些同族的官话讲的好多了。
甚至朝堂上,岭南的官员一张口,大家就知道他是哪的,但南洋籍的官员一张口,基本都默认要么是南京周边的,要么是北京周边,官话实在是标准。
没有了语言的隔阂,番禺马和普宁马的区别,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都是汉人,文化和饮食以及道德观念本就大致一样,现在话都说开始趋同的,自然很快就融入到了一起。
在这两家马氏和其他马姓人的融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人,在当地话语权越来越强。
很快他们不但参与了附近的锡矿开采和贸易,还在周围用筑水田固土、修建水塘、沟渠等办法,极大减少了热带雨季长时间暴雨带来的水土流失,开垦出了十多万亩的良田。
而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十多万亩良田,实在太吸引人了。
就算这些马姓汉人不嗜杀,不想要把土人都搞成他们的农奴佃户,他们也要保证马六甲城内的两三万土著,以及周边密林其他地方的几万土著,不来打他们土地的主意。
更别说,朝廷实际上一直在暗中支持,甚至怂恿汉人用刀枪搞融合和兼并。
每年北大年兵工厂和新山兵工厂完全就是以打骨折,甚至打骨折还赊账的方式卖给华人大量枪支弹药。
当年兴龙省还叫安戴省的时候,便在第三任安戴总督四川人张问陶授意下,安戴镇军提督畲族人蓝廷和,悄悄将镇军中做军官和士兵的马氏子都放了回去。
这一下,直接就引爆了冲突,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华人比谁都清楚,现在自家勇士回来了,又不缺枪弹,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不间断的冲突,人数只有一万多,但大部分是丁壮的华人马氏,将总数在十一二万的马六甲土著打死了三万多人。
剩下的,除了有一两万人逃进雨林深处,其余的男人基本成了马氏族人的农奴。
而大多数女人,则被马氏丁壮霸占,开始为他们繁衍后代。
再之后,马家人觉得马六甲还是有土著的痕迹,于是把马六甲改成了马六家。
再再之后,随着下南洋的越来越多,马家人在南洋的第二代也出生并长大,马六家城再次兴旺了起来,城中人口来到了七八万,周围田亩扩张到了二十多万亩。
朝廷趁机在马六家成了一个府,以马六家为府城,改名为新马。
新马城中,马耀宗戴着白色的大帽,穿着十分清凉的半臂和短裤,脚上踏着最新款的皮凉鞋。
别小看这双皮凉鞋,在此时可是高科技产品,毕竟硫化橡胶等技术还没成熟多少年。
而原本多用在女装上的半臂,如今却成了男人们最喜欢的,稍微改进一下,跟后世的短袖差不多的时兴衣服就出现了。
“三少爷,你可回来了,知府李大人在府衙召集乡贤们议事呢,老爷担心这北佬耍手段,叫你一起去。”
马耀宗听完,顾不上回家休息,把给母亲买的几匹蜀锦交给身边的土人仆役,自己则登上了家仆开来的蒸汽车,往府衙而去。
此时的蒸汽车又朝前跨进了一大步,因为谁也没想到,包括莫子布也没想到,追随路易十六女儿夏洛特公主来的法兰西高端人才中,竟然混进了一个叫菲利普.勒本的家伙。
此人是历史上煤气机的发明者,这种用电火花点燃煤气产生动力的机器,是最早的内燃机之一,也是现代汽车工业向前一大步的重要标志。
而菲利普.勒本的研究在法兰西并不受重视,这不是法兰西高层和科学家们短视,而是他们不是莫子布这样的穿越者,并不能肯定内燃机和汽车就是未来。
但明确知道历史上汽车发展进程的莫子布,在一次意外发现了菲利普.勒本的发明和论文之后就如获至宝。
莫子布不但给了菲利普.勒本大虞国民身份,还特意让人把科举明算科的试卷用法语翻译了一份,等菲利普.勒本考中明算科以后,立刻就简拔到了内廷翰林院。
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两年时间,在莫子布的大力支持下,菲利普.勒本带着三十几人的小团队,就把煤气机这种最原始的内燃机给搞出来了。
目前已经能稳定以十八到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全重两吨左右,连续行驶八个小时以上了。
所以,虽然目前人们还是称这内燃机车为蒸汽车,但实际上蒸汽车已经跨过了蒸汽的阶段,真正进入了汽车时代。
“还是你们南洋人会享受,这蒸汽车,比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