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金山与旧金山 (第2/3页)
握了凹版雕刻和水印技术,陛下提过的微缩文字技术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
同时,工部也掌握了一种极难防止的纸张制作技术,这种技术制作出来的纸张与市面上大多数纸张有很大区别,一眼都能看出来,如果用在制作宝钞上,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防伪作用。”
“陛下,假币其实对于整体的经济,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因为伪造的过多过真,很容易就被追踪到,只有小批量的相对劣质的假币才有可能躲过追查。
而不是大量出现的话,一点点伪钞,对于大虞朝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来说,可能癣疥之疾都算不上。”
郑锦水的话是正确的,因为造假币的要是能达到量大和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两点,用到的技术就必定要很强,造假币的人也要很厉害才行。
而有这么明显的特征后,这在此时这种工业并不发达的时代,非常容易被查出来。
反而是粗制滥造,专门用来坑骗没见识小老百姓的劣质假币不好溯源,也不好管控。
但莫子布听完,忍不住看了郑锦水一眼,心里也叹息了一声,他一直不太愿意让郑锦水做丞相,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少量假币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比如一个亿银元的盘子里有五千假钞,确实不算多大的事,可要是这五千银元假钞放到具体的人上。
嗯,别说五千了,就五块银元放到一个纺织工人,一个卖菜老农身上,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郑锦水这家伙,身上就缺少了罗芳柏那股注重具体民生的细心,也少了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纯粹就是个政治生物。
这样的人,在乱世掌握大权,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铁血领导人,在绝境中力挽狂澜。
但要用在现在这种稳扎稳打,为后世子孙打下深厚根基的盛世,那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了。
所以在莫子布这,郑锦水只能做技术性、辅助性的官僚,你让他掌管全局,对于底层人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但不管怎么说,银本位过渡到金本位,跟欧洲各主要国家一样,把与黄金挂钩的纸币当做主要流通货币,是必须要走的路了。
不然就大虞这样的体量,基准货币的价值跟潮汐一般来回晃,是要出大问题的。
“此事,还是拿到共和大会上来讨论吧,不要搞的神神秘秘的,把事情摆开了谈,让所有人心里有个底,然后一步步推进。
如果可以的话,朕还想在共和大会上成立一个监督衙门,专门监督纸币发行数量,决不能让大虞的宝钞变成谁嘴巴一张就能乱印,最后连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莫子布非常慎重的给出了方案,罗芳柏眼里露出了敬佩的神色,他拱了拱手,对着莫子布缓缓下拜叩首说道:“陛下宅心仁厚,真乃大虞百姓之福!”
罗芳柏这可不是拍马屁,而是肺腑之言,在他看来,宝钞的发行权,这是多么重要的权力啊,皇帝捏在手里,只要不肆意滥发,根本就不会缺钱。
而现在,皇帝为了金融的稳定,放弃了这个可以随意抽取天下财富的权力,当然是非常伟大的。
郑锦水则愣了一下,他很想劝劝他这形同养父的皇帝,不要把这么大的权柄放出去。
但他跟了莫子布二十几年,深知莫子布的脾气,知道劝了也没用,于是便没有再说话。
于是三人便只稍微商议了一下,既然皇帝要放到全国共和大会让讨论,也不急在这会。
现在已经十月了,全国共和大会明年二月(农历)就会召开,到时候才是做决定的时候。
没过多久,又有礼部官员来报,米利坚更换大统领,乔治.华盛顿退位,禅让于约翰.亚当斯,公使随船而来,想到南京觐见陛下,递交国书。
莫子布看到礼部左侍郎茹棻写的禅让二字时候,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位茹侍郎为官清廉,治理地方也颇有能力,但看来真不太适合在礼部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衙门做主官。
“既然南洋要开始放奴工入橡胶园,正缺一个能稳步推进的廉吏,让茹稚葵去南洋使司做襄理大臣,主管按察法司吧!”
莫子布淡淡说道,这就是开国之主的威势,不用跟谁商量,一句话就把正三品大员的前途给定了。
而所谓襄理大臣,实际上就是使司总理大臣的副手,一般人员不定,主管哪个方向,都由皇帝直接指派。
“虽然这米利坚远在北贺洲以东,民少国贫,但茹棻身为礼部左侍郎,竟然把他们的僭主制中的大统领更换理解成了禅让,这都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