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乐进 (第2/3页)
羽、苏非,受降南郡蛮夷。”
苏轼:三国名将换主公,就像现在公司白领跳槽一样随便,我们甚至可以说比跳槽还简单:
所谓的魏蜀吴三国,其实是大汉总公司下属的以曹操为经理的“魏王分公司”、以刘备为经理的“汉中王分公司”、以孙权为经理的“吴王分公司”
不管有没有得到大汉天子刘协批准,他们都自称是大汉诸侯王。
曹操先为武平侯,后为魏公、魏王,刘备先为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后为汉中王、大司马;
孙权先为会稽太守、讨虏将军,后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吴王——孙权获封吴王、加九锡,那都是魏王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用刘协的名义册封的。
既然曹操、刘备、孙权都自称“汉臣”,其手下被俘后改换门庭,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我们细看蜀汉五虎大将和五子良将的履历,就会发现“从一而终”的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张飞张翼德和乐进乐文谦,其他八位,都曾换过主公。
五虎大将之首关羽在徐州下邳被俘后在曹操手下当了偏将军、汉寿亭侯;马超曾经依附张鲁并差点成为张鲁的女婿;
黄忠并不曾与关羽战长沙,这位刘表部下中郎将,在跟随韩玄投降刘备之前,也曾被曹操封为假行裨将军;
赵云一开始是公孙瓒的部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就不用细说了。
五子良将在中的排序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除了乐进是在曹操起兵时就一直跟随,其他四位都是“转投”而来,其中张辽换主公的次数最多: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五子良将其他三位中的于禁原本是济北相鲍信手下,张郃与颜良文丑高览并称袁绍“四庭柱”,徐晃是杨奉部将——杨奉先为李傕部将,后又依附袁术、吕布,后被刘备诱杀。
五虎大将和五子良将只有乐进和张飞没有换过主公,但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也曾跟随刘备依附曹操,并受封中郎将,所以他跟曹操似乎也算亲戚关系。
张飞自然是不会背弃刘备而降曹的,赵云跟刘备结识于患难之中,心如铁石,也不会背叛,
但马超黄忠可就难说了,至于关羽,那是不用说的:“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关羽被俘后替曹操打仗,那是因为当时曹操还是大汉武平侯、大司空,他打袁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之后乐进又击败了刘备手下的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
“他因多次军功而累迁讨寇校尉、游击将军、折冲将军,受封广昌亭侯。”
“建安十九年七月,乐进跟从曹操征讨孙权,获假节。”
“之后曹操两次给他增加食邑,升他为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乐进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正始四年七月,乐进配享曹操庙庭。”
“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曹操评价乐进武艺高强,计划周全,品质忠贞,操守高洁,每次征战,都作为表率身先士卒,奋力拼杀。”
“乐进是阳平郡卫国人,个子矮。”
“一开始在曹操军队里面担任一名小吏,曹操派他回老家招募士兵,乐进招募到了一千多人,回来后担任军队里面的假司马和陷阵都尉。”
“后来跟随曹操到濮阳攻打吕布、到雍丘攻打张超和到苦县攻打桥蕤的过程中,乐进都因为率先登城立下战功,被封为广昌亭侯。”
“又跟随曹操在安众讨伐张绣,在下邳包围吕布,在射犬攻打眭固,在沛郡攻打刘备,都获得胜利,被封为讨寇校尉。”
“之后又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城,还在官渡之战中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