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639章 李典 (第1/3页)
东汉末年,李典叔父李乾聚集门客数千人,归附曹操。
李典随叔父投奔曹操,参与镇压黄巾军起义,又攻打袁术、吕布。
叔父李乾与堂兄李整死后,李典担任中郎将,统率亲属旧部。
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北方,李典因功升任裨将军。
李典随曹操征战四方,建安十一年,因功升任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曹操攻占魏郡后,李典将宗族与部属三千多家迁居到魏郡,曹操赞赏其忠,提拔他为破虏将军。
“建安十九年十月,李典与张辽、乐进驻守合肥。”
“次年八月,曹操西征汉中,孙权趁机进攻合肥。”
“李典放下私怨,与张辽、乐进通力合作,击退孙权。”
“不久,李典染病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谥为愍侯。”
“西晋史学家陈寿评价李典勇谋兼备,儒雅好学、尊贤敬士,不与众将士争功”
“宋朝学者张预、明末学者黄道周等人认为李典将宗族部属迁居魏郡,忠心事主,”
“合肥之战时他公而忘私,协助张辽以寡敌众,击败孙权,堪称一代名将。”
“李典早年与族人居住在乘氏县,李典的叔父李乾气概雄壮,在家乡聚集门客数千人。”
“初平年间,李乾带着门客投奔曹操参与讨伐黄巾军,李典也追随其中。”
“李典年少好学,不喜欢军事征战,而是拜师学习《春秋左氏传》,博览群书。”
“曹操很欣赏李典,曾安排李典处理治理百姓的事务,以试探他的才能。”
“兴平元年,曹操征讨徐州,部将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发动叛乱,迎接吕布,兖州各郡县纷纷响应。”
“曹操派李乾回到家乡乘氏县,安抚周边各县,吕布的部将薛兰、李封招揽李乾,劝他反叛曹操,李乾不从,被杀。”
“曹操让李乾的儿子李整统领旧部,参与平定兖州。”
“后来李整去世,李典转任颍阴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不久,李典又升任离狐郡太守。”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相持于官渡。”
“李典率领自己的宗族和部属运输粮食、布匹以供军需。”
“曹操打败袁绍后,李典因功升任裨将军,驻扎在安民城。”
“建安七年,袁绍去世后,曹操继续进兵黎阳,讨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派李典与程昱用船输送军粮。”
“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领兵扼守在黄河一线,断绝了水路。”
“此前曹操曾命令李典与程昱,如果运粮船队不能过河,就下船走陆路。”
“李典与众将商议,认为高蕃的军队缺少甲胄,倚仗黄河天险,士气懈怠,如果猛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取胜。”
“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军队往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击溃敌军,水路得以打通。”
“同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期间,刘表派刘备向北侵犯,到达叶县,曹操派李典随同夏侯惇率军阻击。”
“刘备突然烧毁营寨撤退,夏侯惇领兵追击。”
“李典却看出来这是刘备的伪遁之计,事先埋伏,然后假意败退引夏侯惇进攻,伺机伏击。”
“李典劝谏夏侯惇不要追击,夏侯惇不听,让李典留守大营,自己和于禁率军追击刘备,果然陷入刘备的伏击圈,遭遇惨败。”
“李典急忙率军前往营救,刘备看到援军到来,这才分散撤退。”
“建安九年,曹操命李典率部协助曹洪围攻邺县。”
“次年十月,袁绍的外甥并州牧高幹投降后又举兵反叛,曹操派李典和乐进攻打高幹,高幹退守壶关县城。”
“李典和乐进围城三个月,久攻不下,曹操亲率大军前来协助,这才攻下壶关。”
李白:李典出生在兖州乘氏的一个世家大族。
之前已经介绍过,汉末很多地方豪族都是自带武装力量的,李典家当时就有一支好几千人的部队。
李家当时的家族长是李典的从父李乾,这个人比较豪气干练,在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