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1章 智勇冠世宇文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561章 智勇冠世宇文宪 (第2/3页)

宪亲自督战,齐军稍退。

    天色已晚,双方各自收兵。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武帝宇文邕召宇文宪入朝,宇文宪免冠请罪。

    诏命宇文宪前往宇文护宅第,收缴兵符、文书等物。随即任命宇文宪为大冢宰。

    这时武帝已经处死宇文护等人,亲理朝政,打算整顿政治,统一刑令,即便牵涉到宗室中人,也不加以宽容。

    宇文宪原来被宇文护所重用,从天和年间以后,威势渐大。

    宇文护欲有所言,大多令宇文宪上奏。

    皇帝有允许的,也有不同意的,宇文宪担心皇帝同丞相之间互相猜忌,每次都是委婉地说清意思。

    武帝也知道他的用心,所以得以免祸。

    可是仍然因为他威名太大,始终放心不下,虽然遥授冢宰之职,实际上夺去了他的权力。

    开府裴文举,是宇文宪的侍读,武帝经常驾临内殿,接见裴文举。

    建德三年,宇文宪晋爵为王。

    宇文宪的朋友刘休征献上《王箴》一首,宇文宪十分赞美。

    后来,刘休征又把《王箴》献给武帝。

    武帝正想法除掉他的几个弟弟,很喜欢这篇箴言。

    宇文宪常常感到兵书内容繁杂广泛,难求要旨,就自己编定为《要略》五篇,上表陈述。武帝读后表示称赞。

    当年秋天,武帝驾临云阳宫,卧病在床。卫王宇文直在京城举兵叛乱。

    当初,宇文直内心十分忌恨宇文宪,宇文宪权当不知,对他容让。

    又因他是武帝同母之弟,更加友爱尊敬。

    处死宇文护时,宇文直坚持请求罪及宇文宪。

    建德四年,武帝打算东征北齐,只同内史王谊商议此事,其他人都不知道。

    后来认为诸弟的才能谋略,没有超过宇文宪的,才告诉他。

    宇文宪当即赞同东征。大军准备出发时,宇文宪上表献出自己的财产以赞助军费。

    于是诏命宇文宪率兵二万为前军,向黎阳推进。

    武帝亲自围攻河阴,未能攻下。

    宇文宪攻占武济,进兵包围洛口,攻下洛口东西二城。因为武帝患病而撤军返回。

    同年,开始设置上柱国官职,让宇文宪担任。

    建德五年,大规模东征北齐。

    宇文宪率领精锐骑兵二万人,仍担任先锋,把守雀鼠谷。武帝亲自围攻晋州。

    宇文宪向前推进,占领洪同、永安二城,打算扩大战果。

    齐人烧毁桥梁,固守险要,军队无法前进,于是屯集在永安。

    “齐主听说晋州被围,就率兵十万,亲自来援。”

    “当时,柱国、陈王宇文纯驻军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屯兵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把守汾水关,都受宇文宪指挥。”

    “这时,北齐后主高纬分兵一万进攻千里径,又命令部属出汾水关,自己亲率大军与宇文椿交战。”

    “宇文盛派骑士告急,宇文宪自率骑兵千人援助。”

    “齐人远远看见谷中飞尘扬起,急忙相继退去。”

    “宇文盛与柱国侯莫陈芮涉过汾水追击,斩杀不少敌兵。”

    “不久,宇文椿报告齐军渐渐逼近,宇文宪又回兵救援。”

    “恰巧宇文椿被命令撤军,就率军乘夜返回。”

    “齐人果然认为柏庵是军队营帐,没有怀疑我军已退,一直到第二天才明白上了当。”

    “当时武帝已经离开晋州,留下宇文宪为后卫。”

    “高纬亲自率军来追,抵达高梁桥。”

    “宇文宪率领精锐骑兵二千人,隔河布成阵势。北齐领军段畅一直进到桥头。”

    “宇文宪隔河招呼段畅,同他交谈。”

    “又指着陈王等人,把他们的姓名封号一一告诉段畅。”

    “段畅打马而去,宇文宪立即命令撤军,不料齐人突然追来,兵势劲锐。”

    “宇文宪与开府宇文忻各率精选骑兵一百人殿后抵挡,斩其猛将贺兰豹子、山褥瑰等一百余人,齐军才退去。”

    “宇文宪渡过汾水,在玉壁赶上武帝。”

    “武帝又命令宇文宪率兵六万,回援晋州。”

    “宇文宪率军推进,在涑水扎营。””

    “高纬围攻晋州,日夜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