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才胜功高高长恭 (第2/3页)
560年,高殷的叔叔高演发动政变,在将高殷废杀后,高演自立为帝,是为北齐孝昭帝。
高演即位后,兰陵王高长恭逐渐得到重用。
561年,在位仅1年的北齐孝昭帝高演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临终时高演为了不让儿子高百年,落得和高殷一样的下场,便将皇位传位于弟弟高湛,并恳求高湛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儿女。
但高湛即位后,还是将他的儿子高百年杀害,同年,高湛即位,是为北齐武成帝。
而20岁的兰陵王高长恭被授为并州刺史,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56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派遣大将军杨忠与突厥十万骑兵合兵,征伐北齐。
此战,兰陵王高长恭率军奋力冲杀,将突厥军击退。
次年,北周20万大军再次征伐北齐,并围攻了北齐重镇洛阳数十日,北齐守城部队弹尽粮绝,形势岌岌可危。
北齐武成帝高湛随即派兰陵王高长恭等人,前往洛阳救援。
此战,兰陵王亲率五百骑兵,在北周军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到洛阳城下。
但因兰陵王戴着头盔,洛阳城中的北齐军不确定是敌军还是我军。
直到兰陵王把头盔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后,守城的北齐军顿时欢声四起,军心大振。
同时又打开城门和兰陵王的军队,内外夹攻,最终大败北周军,史称邙山之战。
战后,兰陵王高长恭一战成名威名大振。
而士兵们为了歌颂兰陵王的英勇善战,便创作了后来有名的《兰陵王入阵曲》,但这为他日后受猜忌被杀埋下了祸患,
569年,北齐武成帝高湛去世,年仅32岁,其子北齐后主高纬即位后,荒淫无道滥杀宗室功臣。
邙山之战后,高纬曾对兰陵王说,你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
兰陵王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
而高纬因他说了句国事就是家事,便怀疑兰陵王高长恭有谋反之心。
在加上高纬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便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他代之。
571年,兰陵王高长恭率军又数次击败北周军,攻克数城,还俘获了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
兰陵王也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公、长乐郡公、高阳郡公等。
可惜,高长恭虽然屡获战功,但受到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却愈加严重,而兰陵王也察觉到了高纬对他的敌意。
为了免除猜忌,兰陵王收受他人贿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后又听从他人建议称病在家,不再过问朝政之事。
可就是如此的小心谨慎,兰陵王依然没有躲过高纬的迫害。
573年,北齐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兰陵王,实则却送来一杯毒酒。
兰陵王对王妃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为何要赐我毒酒,郑氏回答说,为什么不亲自去跟皇帝解释呢,兰陵王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
于是,万念俱灰的兰陵王饮鸩而死,年仅32岁,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因为皇帝的猜忌而用一杯毒酒草草了结。
而失去兰陵王高长恭的北齐后主高纬,自毁长城。
四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灭亡北齐,北齐后主高纬被俘赐死,年仅22岁。
“邙山之战胜利,将士和民众为歌颂兰陵王的功绪和表达对兰陵王的敬慕之情,集体创作了宏厚雄壮攸美动听的《兰陵王入阵曲》舞蹈者戴凶恶威严的面具。”
“身穿刺绣红袍,腰系透雕金带,手中执鞭,翩翩起舞。”
“此曲是悲壮激昂之作,得到一致好评。”
“此役之后,武成帝封赏兰陵王高长恭为尚书令。”
“此后兰陵王高长恭又历任司州牧、青州刺史、瀛洲刺史。”
“河清四年齐武成帝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改年号为天统,群臣尊称武成帝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全部向其奏报。”
“天统四年十二月初十,齐武成帝逝世,天统五年后主高纬改元武平。”
“后主武平二年,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