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化凡,行走岁月长河里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66章 化凡,行走岁月长河里2 (第2/3页)

子,死死盯着,就像在野外被某种大型食肉动物盯着一样。

    无论喝骂,还是毒打,这种眼神,一直没有改变。

    又过了半个月,这天,大牢打开,双名狱卒押着姜漠,前往修筑长城北上的出发点。

    很快,来到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有着数千人被一根绳索绑着手脚,周围还有佩刀的士兵看守,在催促那些民夫、罪人,赶快行走。

    “咱家娃娃的事,就拜托您了,请您多多担待。”

    一位官员以手指向被两名狱卒扣押的犯人,笑容不言而喻,带着浓浓的恭敬与讨好。

    “嗯,走吧,走吧。”

    那位疑似在军中略有地位的男子,不耐烦地挥手。

    “啊!!!!!”

    就在这时,一声惨烈的声音响起,两人猝然转头看去,竟是那犯人像疯狗发病了一样,扑倒那原先把他打晕、压入牢狱的小厮。

    他的牙齿死死地咬住小厮的喉脖,用尽全身的力气撕咬,血如泉涌。

    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幕,立刻就有官兵上前阻止,架开疯狗一样的姜漠,他满嘴血迹,没一点人样,就像狰狞的恶鬼。

    “汩汩.”

    血水不断从伤口处喷出,那小厮目光黯淡,充满惊恐,手脚挣扎几下,顿时就没了呼吸。

    死了。

    他死了。

    喉咙被咬下一大块肉,以这个时代的医术水平,根本无法救治。

    那位负责监军的男子,脸色铁青,暴怒地看着惶惶不安的官员,寒声骂道:

    “你找死?找的什么麻烦!”

    “混账!还不抬下去!”

    兴许是收了官员太多的钱财,生怕事情败露,男子朝着周围好奇回头观望的罪人、民夫们,大吼:

    “再看,就把你们的眼睛都挖了,给我调头,继续走!”

    随后,他又看了看那兽性的疯子,对士兵下令:

    “拉下去,杖五十,再送去北上,修筑长城,不容有误!”

    “是!!!”

    士兵们把姜漠带走,即刻行刑。

    待到刑罚完毕,他就剩半口气不到,几乎惨死当场,但那位监军又命其他的民夫,推一辆木车,把这晦气的东西给运走。

    等哪天死路上,就扔了。

    甚至有明令警告,如因带此累赘,耽误行程,所有推车者,皆同罪,斩!

    其中,有人动了邪念,想在深夜捂杀那虚弱的野人,却被另一位民夫所阻,厉声骂道:

    “疯了么!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

    “大哥,我.”

    未待解释说完,那人的右脸就被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辣辣的疼。

    “他生死有命,是他的事,你若暗中伤人,取其性命,我就没你这个弟弟。”

    民夫甲怒目而视,他心底淳朴,做不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也不愿自己的弟弟做。

    “是我知错了,大哥.”民夫乙低头惭愧地道。

    自这天起后,半残的姜漠,就被这两兄弟推着小木车,一路颠簸地北上。

    特别是民夫甲,偶尔还会给姜漠喂水、喂食。

    就这样,在日暖月寒的煎熬中,一个月过去了,这些服役的工人,无不晒得黝黑,姜漠也不例外,他的伤势恢复了许多,也能照常走路,对悉心照料自己的民夫甲乙兄弟,心怀感激。

    每每获得伙食的时候,他也会像以往那样,分一部分给两兄弟。

    哥哥总是拒绝,看着这年轻的娃儿,只是慈祥地笑了笑,搂着他的肩膀,无疑是认可了他的报答。

    而弟弟则来之不拒,每次接过食物,都会大口吞咽起来,生怕姜漠随时会反悔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那哑巴的小傻子,也日渐有好感,心底时常会腹诽道:

    “这救回的家伙,还算有点良心。”

    几个月后,行程结束,数千位抵达边境的工人,开始和从其他各地而来的数十万工人,一起修筑长墙。

    常年的高压劳作,让这些本就体弱,食不果腹的工人们,修筑效率越来越慢,他们等来的不是休息和更多的食物,反而是监军们更为严酷的鞭挞。

    “噗嗤!”

    “噗嗤!”

    “噗嗤!!”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五十来岁,不复年轻时强壮的肉体,往往是挨鞭子最多的群体,为威慑其他民夫,罪犯,士兵,监军下手从不手软,每日都有被活生生抽死的劳工,也有累死在城墙前的老人。

    无论日晒雨淋,都不得丝毫停歇。

    这样的日子,姜漠浑浑噩噩的持续了三四年,过度地透支体力,衰老得很快,眼里也彻底失去了色彩。

    他见过太多反抗的民工,都被残酷镇压,拉去砍头,手起刀落就是一条人命。

    他和民夫甲、乙在一个‘伍’,一起劳作,数年的接触间,让他熟悉他们的语言,能够理解他们的意思。

    哥哥接近四十岁,弟弟三十五岁,哪怕是处于壮年的他们,也扛不住频繁的劳作。

    终于,在长墙修筑的第五年,民夫甲一病不起,咳嗽连连,脸色惨白,嘴唇发紫,他的寿命快要到头了。

    这年,冬季未至,刚入秋。

    这位淳朴的农民,他早早地写了一封家书,交至监军处让他们视察,再带回各地的郡县,内容无非是快至冬季,他们扛不住严寒,盼望再有些衣服寄来。

    民夫甲没有在家书里,阐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在他临死前,他能做的,无非是再想方设法,帮弟弟和那哑巴的傻子,讨些衣服熬过这个冬季。

    一天夜里,一位邻伍的陌生民夫,趁着夜色朦胧,偷偷的跑来,告诉民夫甲一个惊人的消息。

    他们修筑工事的土料,全是残次品,根本只是涂抹了一层浆糊而已,有官僚贪了钱,导致他们挨饿受冻,还有杀头之险。

    待修成之后,随时都会坍塌,届时他们这群劳工,没一个能幸免,都要被处以极刑。

    来人的目的很明确,他看出民夫甲快要死了,索性揣了一些零碎的钱财给他,如下要求道:

    “你这副身子,你自己也清楚,快要不行了,应该熬不过这个寒冬。”

    “就当是行行好,可怜可怜大伙,替大伙去向统领大人状告,有人提供消息下个月的某天,那位统领大人,会出现工地,巡查工事,到时你就这样.”

    短暂的交谈后,这位告密者,偷偷地离去,徒留失魂落魄的民夫甲。

    他要死了,他要去告密很简单,可他的弟弟,还有一旁的哑巴,怎么办?

    这两人都与他一伍,他一旦揭露,必死无疑,伍里的工友也统统要被他连累,甚至就连他们远在千里外的家眷,都有可能遭受牵连。

    “唉”

    民夫甲疲惫地喘息着,感觉快要透不过气起,双手都在微微发颤,苦涩的泪水不知怎么的就从眼角落下。

    他告发,他必死,他伍里的人皆死,他们的家眷都有可能下狱。

    他不告发,未来墙塌,死的人更多,当今的皇帝残暴至极,他耗费国力,欲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一旦事败,后果不堪设想。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可民夫甲终究是凡夫俗子,他没有这样的魄力去告发,他也不敢,只能在寂静的夜里默默落泪。

    一道不甘的心声,回荡在他的心底。

    难道像他们这样的人,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