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模型 (第2/3页)
整全貌的存在试图向我们传达这份知识,但由于语言的乏力以及认知的缺陷,我们只能记载下来一小部分微乎其微的图景。”
“这种现象在各个文明中普遍存在,因此导致了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差异,但这或许并非谬误,而是真相的一部分。”
“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碎片,来拼凑世界可能的模型——
“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个地方流出,祂是最初的谜题,也是最后的答案,而祂无法被语言描述,因为一旦描述则产生谬误。”
“迄今为止可信度最高的五大世界模型,分别为:光暗双子神碰撞所产生的二元对立,在均衡和对峙中分出了光与暗,白天与黑夜;
原罪巨人永恒腐烂的身躯化作了飞鸟走兽,于是万物都背负不可回避的罪孽,同时这也代表世界的不断膨胀;
灰色的万机之神以自身结构演化生态,世间一切都纳入机械的运算法则中;
首尾相接的白蛇,又或者神圣的世界之卵,祂的存在确立了循环,而祂则是时间本身;
还有……第五个模型,将此前四个模型一并纳入,再引力的作用下螺旋上升的光轨宇宙。”
写到这里,这位学者笔尖微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许久,才继续写道。
“倘若第五个模型尚未出现,我等贫瘠的思维无法察觉到此前四个模型,如此我们可以发现——”
“第五天的文明对世界的理解远甚于此前四天。”
“这是否预示着,支配第五天的天主,其理性与感性在某些程度上更近似于有智生灵?”
“祂的理流出覆盖了世界,所以世界也因此更容易被理解和定义?”
显然,这已经涉及到这位学者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