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8章 手搓托卡马克(465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428章 手搓托卡马克(4653) (第1/3页)

    主位面,奥密兹峰。

    艾德里安的生命实验室内,原本那些创生舱早就已经被方豫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台潍柴的20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

    这些柴油发电机明显都在运行,但在“寂静术”的作用下,却没有任何轰鸣声传出。

    “流量调节器。”

    “脉冲电源。”

    “高真空泵。”

    “SIB接口板。”

    ……

    工作台前,方豫聚精会神的用各种工具组装着一个直径四十多公分的球形物体。

    方豫每说一个零件的名字,柚子会用法师之手把相应零件递到方豫手里。

    “腔体精度±偏差值符合设计要求。”

    方豫每安装完一个组件,柚子都会扫描检查一遍和它的设计图是否一致。

    只不过声音听起来闷闷的,没有了之前的活跃和兴奋。

    “关键一步了。”

    方豫手中拿着一块经过加工的原始熔炉炉渣和赛博朗钢,心念微动,使用初级变化本质,原始熔炉的炉渣在他手中开始变形,自动抽成了上百条长长的导线。

    同时,方豫手中的赛博朗钢也开始产生了变化,坚硬的绝缘金属就像毒液一般,沿着每根导线向上流淌,给超导炉渣形成的导线包上了一层厚度不超过10微米的镀层。

    紧接着,这上百条导线以一种异常复杂的螺旋缠绕方式,缠绕在12个用赛博朗钢制成的线圈基材上。

    短短一两分钟,十二个不过四五厘米直径的精巧线圈就静静的飘在空中,12号将它们逐一收起,收纳在一个盒子中,然后又贴上一个TF线圈的标签。

    如此这般数次,足足制作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线圈,方豫又用仪器逐一检查了一下电流通过,这才把这些不同的线圈分别安装在球形物的不同位置上。

    托卡马克装置异常复杂,就算原始熔炉的炉渣具备极为良好的超导特性,在摄氏五百度以内都能保持超导特性和堪比黄金的电流密度,不再需要规模庞大和复杂的液氮冷却系统进行中空冷却,但一个人制造出可以运行的托卡马克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

    好在柚子的设计方案非常完善,除了超导和隔热材料之外的其他零件,基本在大周都能找到定制厂家,无非是成本问题。

    成本对方豫来说,恰恰不是问题。

    最核心的两组超导线圈以及等离子腔体,就需要方豫自己搞定了。

    对于掌握了初级变化本质的方豫来说,将这些单一材质的部件造出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呼,基本搞定,可以先用氮气测试一下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稳定性。”

    方豫兴致盎然的搓了搓手。

    总算搞出来了,只要后面实验真的能成功,那人类的能源危机将彻底消失!

    柚子拿出的托卡马克微型化方案采用了球形托卡马克方案,除了不需要冷却系统外,也取消了中央磁场线圈,进一步缩小了托卡马克的体积。

    最让方豫感到满意的是,拥有了赛博朗钢和超导炉渣的材料突破,避免了整套系统因辐射和高能粒子轰击所造成的材料退化,因此,使用这套方案制作出的托卡马克,可以不再需要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中间转换。

    说人话,就是终于不用烧热水发电了,通过静电及磁电转换器将高速带电粒子的高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大大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减少能源损失的同时,也简化了系统,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护系统的复杂程度。

    并且,通过磁约束对聚变反应的控制,可以精确控制聚变反应和能量转换过程,也能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适应电力需求变化,对电网的冲击更小。

    在做真正的聚变实验之前,还是要先用氮气验证一下整套系统对等离子体的约束有效性。

    氮气本身不是聚变反应的燃料,但通过将氮气激发成等离子体,可以通过其物理行为来验证设备的有效性。

    如果有效,那就用托卡马克控制单元的大模型继续学习,提高控制效果。

    等到彻底验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才能进行聚变测试。

    “使用380V电压,50A电流将大约产生12.5特斯拉的内部磁场强度,可以满足约束等离子体的要求,。”

    柚子说了一句话后,便重新恢复了沉默。

    12.5T的磁场强度,已经远远超过核磁共振最高3T的强度,但这个强度主要是内部强度,用来约束球体内的等离子体,经过内部抵消后,设备外的磁场强度已经微乎其微。

    可能也就只有0.02T左右的强度,这个强度甚至比不上强一点的磁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