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太子刘珏 (第2/3页)
九年过去,刘珏也长大了,而且他的天资和天赋都十分聪颖,就连负责教导他蒙学的老师也是赞不绝口。
“谢父皇夸奖。”
被夸奖的刘珏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能得到父皇夸赞,这是极为难得的。
一旁的吕玲绮笑着对刘协说道:“自从上次陛下您说珏儿通过考校后就能放假七日,他便越发努力了。”
听闻此言,刘协不禁莞尔。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两位太子侍读,问道:“两位爱卿觉得如何?”
两位侍读,分别是费祎和郭攸之。
他们二人早在数年之前就从国子监毕业,刘协听说两人之后,直接把他们安排为太子侍读。
费祎笑道:“太子殿下平日学业辛苦,休息休息也无妨,须劳逸结合才是。”
一旁的郭攸之却摇头道:“太子殿下继承了陛下过目不忘之能,背诵文章对太子殿下而言轻而易举。”
“臣以为当出难一些的问题考校。”
当今天子有着过目不忘之能,而太子也同样如此,父子二人如出一辙,所以郭攸之才会这么说。
“倒也是。”
刘协觉得郭攸之说得有道理,于是他看向刘珏,问道:“珏儿,你可敢继续接受考校?”
“请父皇出题!”
刘协话音落下,刘珏便挺起了小小的胸膛,直接应下,没有半点犹豫。
刘协笑道:“那好,若是你能通过考校,朕便答应让你休假七日。”
“费爱卿,你出题吧。”
刘协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费祎,费祎自然不敢推辞,拱手应下,随后开始思索该出什么题目。
出题难了不行,太子年纪毕竟不大;容易了也不行,因为会有刻意放水之嫌。
想了许久以后,费祎才开口道:“《汉律九章》作为立国之本,关乎社稷安稳。”
“臣敢问太子殿下,其中盗窃之罪当如何论处?”
刘珏听闻问题,神色沉静,只是短暂地陷入了思索,便条理清晰地回应道:“《汉律九章》规定,一般盗窃按赃物价值量刑,赃值十金以上,黥为城旦舂;若盗窃皇室或官府财物,罪加一等”
话语至此,刘珏微微顿了顿,而后又有条不紊地接着说道:“然而,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秩序,盗窃行为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更严重扰乱了百姓的安稳生活。”
“所以,量刑时必须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审慎判定,既不可轻纵罪犯,使其逃脱应有的惩戒,也不能刑罚过苛,导致公平正义失衡。”
一旁的刘协微微挑起眉梢,原本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紧接着便追问道:“哦?既然如此,那依你之见,在当下这四海升平的太平盛世,律法在执行过程中又该如何权衡利弊,才能确保大汉江山长治久安?”
刘珏神色庄重而认真,几乎未作任何犹豫,便即刻回答:“父皇,如今百姓在太平盛世的庇佑下,得以安居乐业,律法的执行理应更加侧重引导与教化。”
“对于盗窃初犯且情节较轻者,可判其在市井间做些公益之事,如修缮街道、打扫坊市,以劳役代替刑罚,既能让其通过劳动弥补过错,也能在过程中接受众人监督,心生悔悟。”
“对于屡教不改的惯犯,则要加重惩处,以彰显律法威严,让百姓知晓违法必究。如此刚柔并济,方能让律法深入人心,维护我大汉的太平盛世。”
刘协微微颔首,眼中的赞许之色愈发浓郁,神色也随之缓和了几分。
这次,他越过一旁正认真倾听的费祎,直接看向刘珏,问道:“那《论语》中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
刘珏眨了眨那双明亮且透着聪慧的眼睛,稍作思考后,便娓娓道来:“此句的意思是,天子若以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便会如同北极星一般,稳稳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所有星辰都会环绕着它。”
“在儿臣看来,这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为人君者的立身之本。如今太平盛世,更应倡导以德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