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郭嘉病重,马良马谡 (第2/3页)
到了这般境地,郭嘉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科举制改革,这个他毕生为之努力的梦想。
“你放心,朕会让孔明全盘接手科举改革一事,你好好休息,切勿再说话了。”
“科举改革尚未完成,太子你也还没有教导,怎么能弃朕而去?”
“你休想偷懒。”
刘协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诸葛亮更是上前深深行礼,颤声说道:“请郭司徒放心,亮定会将科举制改革进行到底、让春闱顺利举行!”
郭嘉病的这么重,却仍不忘交给他这一重任,他怎能不竭力而为?
听到刘协和诸葛亮的话后,郭嘉方才释然一笑,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沉沉睡去。
他实在太累了。
刘协伸手探了探郭嘉的鼻息,发现虽然十分微弱,但依然存在,这才放下心来。
只要活着就好。
刘协将他的手轻轻放下,又仔细地为他塞好被角,方才起身离开内殿。
众臣紧跟其后,一起来到前殿。
刘协走到龙椅上坐下后便一言不发,群臣也都低着头不说话,大殿内静得可怕。
最终还是贾诩上前一步,打破沉默道:“陛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他知道刘协现在心烦意乱,但此时天子是主心骨,所有人都需要听从天子的吩咐。
刘协摩挲着大拇指上戴着的一枚玉扳指,闻言缓缓起身道:“召集百官——”
“升朝!”
……
郭嘉病倒,刘协对科举制改革再无任何拖延。
他当日便举行朝会,正式向文武百官宣布废除名存实亡的察举制,并且用科举制度取代。
对于刘协做出的这一决策,朝中不少臣子都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为首的自是各大世家。
但刘协却久违地展现出了霸道的一面,将一切反对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郭嘉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现在时间就是郭嘉的生命,他不想再浪费半点时间。
他想让自己这位真正的臂膀在临死之前完成梦想,看见这场改革的成功。
很快,这个消息以长安为中心,如风一般向天下各地散播而去。
无数士子得知此事后都欢呼雀跃!
察举制作为朝廷正统的取仕路径,虽然近些年来变得衰微,但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只要朝廷一日不废除,那它就依然是压在所有士子头顶的一座大山!
可如今,天子正式宣布废除察举制,并以科举制取代,这代表着他们新学成为了正统!
意义之重大,言语难以表述。
同时随着这个消息传开的,还有朝廷将在长安举行春闱以及殿试一事。
原本国子监的晋升路径,就是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大学再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
总体来说,此前进入国子监的难度并不高。
因为朝廷需要大量培养教育性人才,散播到大汉各地的学塾,培养读书种子。
所以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宽进宽出的政策。
不过从这场春闱开始,国子监将会采用严进严出的方针,开始培养真正的高端人才。
具体考试章程郭嘉他们早就拟定好了。
想要进入国子监,必须要在春闱考试中榜上有名,而每年仅仅筛选三百人。
这还仅仅只是考入国子监的条件而已。
等到进入国子监,经过三年学习后,还要通过一轮考试才能毕业。
其中前二十名,将会得到天子的亲自面见,并且对他们进行考校,这叫做殿试。
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汉史册。
而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而春闱和殿试每年将会共同举行。
这个消息传开后,天下士子沸腾!
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
天下士子苦读是为了什么?为了光耀门楣!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但是科举却给出了第一,那就是殿试榜首,状元郎!
只要你能取得状元,那么你便是所有士子中的头名,并且会直接载入大汉史册,且直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