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九年 (第2/3页)
亩的政策,大汉如今的赋税收入,比九年前要翻了一倍不止!
这还是刘协下令轻徭薄赋、并采用文帝时期“三十税一”政策的结果!
若是依然沿用“十五税一”的话,赋税收入只会比现在更高,当然百姓会过得稍微苦点罢了。
不过在短短九年内做到这一地步,也足以说明新政的改革极为成功,这是连文景二帝都做不到的事情。
整个大汉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
长安,未央宫。
今日天气大好,刘协于御花园内宴请群臣,席间还有高句丽进献上来的美婢在翩翩起舞。
参加这场宴会的基本上都是内阁成员,刘协端坐主位,正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席间美人的动人舞姿。
九年时间过去,刘协如今也过了而立之年。
但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如今的他和九年前比起来要更加成熟沉稳了许多,如果说那时候他是锋芒毕露、雄姿英发,那如今便是光华内敛。
就像是一方玉玺,只是静静地摆在那里,却散发着令人不可忽视的威严与庄重。
“诸位爱卿——”
刘协举起筷子在酒樽上轻轻一敲,将席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舞女们也随之停下了舞蹈、躬身退下。
只见刘协笑着说道:“既然今天诸位都在场,那朕便宣布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大、中、小学,如今已在我大汉各大郡县全面铺设完毕!”
“我大汉的万世之基,成了!”
刘协的语气里充满了畅快和喜悦之意。
九年,整整九年了。
耗费了这么长时间,大、中、小三大阶段性的学塾,方才在大汉境内全面铺设完毕。
这比当初预计的五年时间要多了四年。
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在教育上的投资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洞,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效益。
大汉需要建设,百姓需要安置,哪里都要用钱,不可能把钱都投入到教育上,所以学塾的全面铺设才拖到现在才完成。
但不管怎样终究是完成了。
刘协话音落下后,席间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大中小三大学塾全面铺设,代表大汉人才培养体系彻底建立,从此以后天下间所有英才都将源源不断地涌入朝廷!
国家都将会因此而兴旺!
刘协抬手往下压了压,将众人的欢呼声压下,接着感慨道:“这些年以来,我大汉从战后的千疮百孔走到如今的繁荣,在座的诸位爱卿都功不可没。”
“这一杯,朕敬诸位爱卿!”
刘协说着举起酒樽,把酒水一饮而尽。
“陛下圣明——!”
群臣也纷纷举杯回敬。
刘协抬手擦了擦嘴角的酒水,接着笑道:“不过,单单就学塾铺设一事而言,有一人的功劳最大。”
“这个人朕就不点名了,诸位爱卿应该都清楚。”
群臣哄笑一声,目光全都看向了郭嘉。
郭嘉这些年在教育改革上的付出,所有人都有目共睹,说是拼命都不为过,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郭嘉站起身来深深一礼,苦笑一声后说道,如今的他看起来有些消瘦和憔悴,鬓边更是出现了些许白发。
这都是这些年来殚精竭虑的结果。
如今的郭嘉身为大汉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已然成为了士林的泰山北斗,受到无数文人士子敬仰。
刘协笑道:“在座的都是熟人,你就别谦虚了,反正这杯酒你是逃不掉的,快喝!”
贾诩也笑着说道:“陛下赐酒,奉孝可不能推脱,你什么时候变得连酒都不爱喝了?”
郭嘉无奈道:“最近身体有恙,张太医叮嘱过要多休息,清淡饮食,少喝酒。”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上前从刘协手中接过酒杯,爽朗笑道:“不过既是陛下赐酒,那自是不能推辞的。”
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群臣纷纷喝彩叫好。
许久没喝酒,郭嘉被呛了一下,脸色微微有些发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