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郑玄出山,神兽貔貅 (第2/3页)
救灾的准备,所以这场大雪并没有冻死人,这也是往年难以见到的光景。
毕竟对于很多百姓们来说冬季是格外难熬的,瑞雪兆丰年是高门大户和不愁吃穿的士子们的感慨,实际上大雪往往代表着灾难。
只不过天子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府为冬季到来做准备,所以让今年的冬天没那么难渡过。
春节过后,各地岁贡的贡品也到了。
所谓岁贡,就是各地向皇帝进献贡品以表示敬意。,有当地特产,珍宝,药材,手工艺品等等。
一般岁贡都在年末时分,如今大汉刚刚统一不久,为了庆贺,各地朝贡的各种物品也十分丰富且珍贵。
其中便有一样东西十分罕见,那便是从益州那边进贡上来的一只貔貅。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协是很惊讶的。
貔貅乃是传说中的神兽,居然被人当作贡品呈献上来,这让他着实也好奇这所谓的貔貅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是不怎么相信世上真的有貔貅存在的。
很快,这所谓的貔貅被运到了御花园里面,吕玲绮、甄宓等一众后妃们都好奇地前来围观。
就连贾诩、鲁肃、诸葛亮这些臣子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政务过来了,毕竟谁都好奇传说中的貔貅是什么模样。
御花园里,一只大铁笼被摆在空地上,但上面盖着一块布,铁笼被被完全遮盖了起来。
不过铁笼中时不时传来一声声低沉的兽吼,听起来颇似人声,让人不寒而栗。
高览令侍卫在笼子四周把守好,然后才对刘协禀报道:“陛下,这里面关着的便是那只貔貅了。”
甄宓眨了眨眼睛,忍不住怀疑道:“貔貅乃传说中的龙子神兽,怎么可能被人抓住?”
一旁的贾诩闻言笑道:“贵人有所不知,貔貅是龙子,但陛下可是真龙天子,小小貔貅又怎大得过陛下呢?”
“圣君在世则神兽出,这正是祥瑞之兆啊!”
听到贾诩的话,刘协不由得笑骂道:“别拍马屁了,你把布掀开,让朕看看这貔貅到底长什么样子。”
“啊?我?”
贾诩闻言吓了一跳,看了一眼铁笼后,故作虚弱道:“陛下,臣昨夜偶感风寒,现在浑身无力……”
刘协翻了个白眼,抬脚在他屁股上不轻不重地踹了一脚,随后让高览上前去掀开铁笼上的布。
高览马上应下,然后走上前去,将铁笼上的黑布给扯了下来,笼子里的景象也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御花园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而当刘协看清楚铁笼中关着的“貔貅”之后,顿时愣住了。
“大……熊猫?!”
在笼子里面关着的哪里是什么貔貅,而是一只体型颇为肥硕、浑身毛发黑白分明、顶着两个黑眼圈的熊类生物,不是大熊猫又是什么?
“这便是所谓的貔貅?”
刘协嘴角微微抽搐,将目光投向了高览。
高览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陛下,这正是貔貅!您看它长相这般奇异,身上有黑白两色,代表一阴一阳,真乃神兽啊!”
刘协听完后不由得扶额,感觉自己白期待了。
诸葛亮仔细打量了笼子里的熊猫片刻,说道:“陛下,这确实是貔貅,臣在书中看到过相关记载,不过真正的貔貅还是第一次看见。”
其他大臣们也跟着点头。
似乎都知晓相关典故。
听到他们的话后,刘协这才想起来,大熊猫的叫法是后世才有的,古代并不叫做这个称呼。最早期记载于《书经》中,叫做貔。
《毛诗》称白罴,《峨眉山志》称貔貅。
《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传说会食人之梦。
古语有言:“世间有一异兽,身黑白二色,食人之异梦。”
这些称呼辗转多年后,才被称为了猫熊,但是因为读写顺序的不同,误打误撞变成了熊猫。
此外它还有一个相当古老的外号,叫做食铁兽,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传说蚩尤大帝的坐骑就是它。
因为大熊猫数量确实稀少,即便在古代也很罕见,再加上它黑白二色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