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4章 平定西北(二) (第2/3页)
刻汇报。”
在此之前,韩奇已带着随从们,骑着快马匆匆从长安西门出发。他身着厚重的披风,寒风将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与担忧。
原本在长安过着悠闲日子的他,得知袁绵侯、李过之二人带领本部兵马东进的消息后,瞬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深知,若不能妥善处理此事,西北局势很可能会彻底糜烂,到那时,他这个劝降特使可脱不了干系。
“快,加快速度!一定要在他们到达长安之前拦住他们。”韩奇不停地催促着随从。
然而,命运似乎跟韩奇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凤翔府距离长安实在太近,加之新编陕军此前知晓袁绵侯、李过之有心投降,便放松了对这两支大顺军余部的警惕。
韩奇刚离开长安西门不久,便远远看到前方尘土飞扬,一支军队缓缓朝这边行进。
“是袁、李二人的前锋兵马!”随从眼尖,一眼便认了出来。
韩奇的心猛地一紧,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本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准备好好指责袁绵侯、李过之二人擅离辖地、意图造反的行为,可当那支前锋兵马越来越近,韩奇看清他们的模样时,到了嘴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只见为首的几名将领,衣裳破旧不堪,补丁摞着补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胯下的马匹,瘦骨嶙峋,肋骨根根分明,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它们吹倒。
而那些士卒们,更是惨不忍睹。他们手中没有像样的兵器,许多人仅仅拿着一根木棍,与其说是武器,倒不如说是用来支撑身体、方便走路的拐杖。身上的御寒衣物单薄得可怜,有些人甚至只穿着一件单衣,嘴唇被冻得发紫,脸上满是疲惫与饥饿。
韩奇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在西北叱咤风云的大顺军余部,如今竟落魄到这般田地。他心中的恼怒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惊与同情。
“站住!”韩奇策马向前,大声喊道。
前锋兵马缓缓停下,一名将领模样的人走上前来,他正是袁绵侯的先锋官。他看着韩奇,眼中没有敌意,只有深深的无奈与疲惫。
“韩特使,您怎么来了?”先锋官拱手行礼道。
韩奇看着他,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指责话语此刻却变得如此苍白无力。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你们这是要做什么?为何擅自带领兵马东进?”
先锋官叹了口气,说道:“韩特使,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这几年来,为了投效金陵新民朝廷,我们推行减租减息,境内百姓都跑去了蜀地,我们的钱粮物资越来越少,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置办兵器和御寒衣物了。我们左等右等,您却一直不来劝降,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想着亲自来找您和李总兵,表明我们的投降诚意。”
韩奇听了,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先锋官说的都是实情。自己这段时间在长安的懈怠,无疑让袁绵侯和李过之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他不禁感到一阵愧疚。
“你们的情况我都了解了。”韩奇说道,“袁总兵和李总兵呢?我要见他们。”
先锋官点了点头,转身回去通报。不一会儿,袁绵侯和李过之骑着马缓缓走了过来。他们看到韩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韩特使,您终于来了!”袁绵侯激动地说道。
韩奇看着他们破旧的衣裳和憔悴的面容,心中的愧疚愈发强烈。他说道:“袁总兵、李总兵,是我韩奇的不是,让你们久等了。我原本以为劝降之事可以从长计议,却没想到你们的处境如此艰难。”
李过之苦笑着说:“韩特使,我们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如今我们将所有的兵马都带来了,就是希望朝廷能够接受我们的投降,给我们一条活路。”
韩奇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放心,你们的诚意我已经看到了。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与你们好好商议投降之事。不过,你们带领兵马东进,实在是太鲁莽了。长安城如今严阵以待,若不小心引发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袁绵侯和李过之对视一眼,面露悔意。袁绵侯说道:“韩特使,是我们考虑不周。我们也是被形势逼得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
韩奇叹了口气,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你们先让兵马原地扎营,我立刻派人回长安,与李总兵商议后续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