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电影有难可问谁(二合一) (第3/3页)
的写作中。
在把已经翻译成英文的《黑客帝国》打包成包裹,邮寄给《科幻世界》出版社以后,便第一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写下一条接一条的建议。
电影厂想要重新地支棱起来,相比于文艺片和娱乐片之争、娱乐片内容审查尺度,更重要的是打破现有的电影发行体制,制片厂不应该只有电影制作权,也该允许制片厂自行发行电影。
如此一来,制片厂就不会只是被动地靠卖拷贝挣钱,而是能参与到票房分账中。
赚的钱更多了,拍片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也就更要满足观众市场的需求才能保证票房大卖。
而且一旦发行行业被彻底打开后,多种多样的“玩法”也可以刺激电影行业。
就比如合拍片模式,像《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等电影都有以票房分账作为影片结算方式,参与《霸王别姬》的西影厂和北影厂,这次也可以参与到海外盈利的分账中。
虽然所占的比例很小,可架不住挣的是美元、法郎、英镑等外汇。
单单《霸王别姬》这一部戏,就足以还清西影厂2000万债务里的四分之一。
最骚的是,除了卖片子时可以赚一次钱,自己做发行方,又可以靠独立放映影片再赚一次钱。
而且合拍片的盛行,不仅能给更多的华夏电影走出去的动力,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
像福克斯这样的外资还有些遥远,但是能如《黄飞鸿》系列,引入香江资本来给内地的制片厂出钱,就可以暂时地解决眼下电影厂负债率高、银行拒绝贷款、商业运营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
“噼里啪啦。”
“嗡嗡嗡嗡。”
裹挟着键盘声的打印机声回荡在屋内,龚樰端着果盘,走进书房。
就见方言专注地盯着屏幕,即便自己来到他的跟前,也丝毫没有察觉。
“发行模式改变以后,由以前的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也就是‘中影’统一发行国产故事片改为由各制片厂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进行商谈,而进口影片则统一由中影向全国各地公司发行。”
“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各大制片厂的积极性,主动地在市场中商业化,也可以减轻中影的发行压力,从原先每年顶着国产所有影片和海外所有引进片的发行压力,变成专注海外电影进口和发行。”
“发行模式方面,也可以变成代理发行、一次性卖断和按比例分成等五种结算方式发行影片。”
“其中最大的意义在于,华夏电影市场从此开始遵循国际惯例,与世界接轨,采取‘票房分账’的盈利模式,即供片的海外公司获取全国票房的XX%,影院收入占本影院票房的XX%,中影获取全国票房的XX%,其余为中间环节由省市电影公司对本地区票房收入的提取,并开始逐步运用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手段……而苦于缺少更多盈利影片的电影院线,也能借此缓解生存的问题。”
“………”
一行行地看下来,龚樰震惊不已:“这……这里面的有些建议未免也太……”
“是不是觉得太大胆太超前,容易招惹是非?”
方言拿起柿子,剥开果皮。
“是啊,不过你被非议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我都已经习惯了。”
龚樰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只不过你这份方案,滕局他们恐怕不会同意吧?”
“我提我的,他们同不同意、采不采纳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方言耸了耸肩,“反正我已经在尽力地为华夏电影谋出路。”
龚樰眼神闪烁,仿佛光芒要从眼睛里溢出来,“你不介意的话,要不我也在上面署个名吧?”
“你可要想清楚,一旦这份方案公布出去,必然会掀起一场大论战。”
方言道:“到时候,你这个一块署了名的也要跟我挨骂挨批。”
“那又怎么样,你不怕,我也不怕,要是真的要挨骂挨批,我陪你一块受着就是!”
龚樰语气坚定道。
“咱们这回是夫妻一体,联名上书!”
方言放声大笑,笑声渐渐地从屋内传到了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