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3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83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二合一) (第2/3页)

,由龚樰和张国榕做这个东道主,招待姜闻、巩利等一行人,在香江好好地玩上几天,顺便体会下香江和内地电影拍摄制作上的种种差别。

    …………

    三天后,稿子顺利写成,而且不是初稿,是经过修改润色后的定稿。

    克琳娜·迪勃瓦仅仅只是略懂中文,所以《大国崛起》上的每个字基本上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很难理解,但好在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在看“法国篇”时,能感受到股亲切感和厚重的历史感。

    方言得到她的保证,回到巴黎的第一时间,会把这份稿纸交到专业的翻译的手中。

    事实上,克琳娜·迪勃瓦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一抵达巴黎,就直奔巴黎第七大学,找到跟电视台长期合作的法籍华人,程抱一。

    他既是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也是诗人、翻译家,长期致力于华夏诗学、绘画、书法、评论、翻译多方面的创作和研究,拥有《华夏诗歌语言研究》、《虚与实:华夏画语言研究》等理论著作。

    最早的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并在法国自成体系,称得上是中法文化交融的执牛耳!

    前不久举办的“华夏文学的觉醒”研讨会,他就是其中的倡导者与主办者之一。

    “好久不见,克琳娜。”

    “是啊,真的是有一段时间没见了。”

    克琳娜·迪勃瓦说自己之前出差,到戛纳电影节做采访。

    紧接着就绘声绘色地聊到戛纳电影节的所见所闻,特别提到《霸王别姬》得到了金棕榈奖。

    “这个消息我在昨天的《世界报》上也看到了。”

    程抱一发自内心高兴,“虽然我没看过电影,但如果按改编的话,的确值得一个金棕榈。”

    克琳娜·迪勃瓦说,《霸王别姬》不久就会在法国上映。

    “那真的是太好了。”

    程抱一说到时候一定会喊上全家,一块到电影院观看。

    “对了,这次戛纳电影节上我还遇到了你一直想见到的那个《霸王别姬》的作者,方!”

    克琳娜·迪勃瓦道:“我和他聊了很多,包括前不久的‘华夏文学的觉醒’研讨会。”

    程抱一皱了皱眉,尽管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一想到研讨会上发生的不愉快,仍然心存芥蒂。

    “我讲了研讨会所造成的负面舆论,然后他准备发表一篇文章,希望能化解这种不良影响。”

    克琳娜·迪勃瓦拿出一迭稿件,“不过写的是中文,所以需要像你一样的大师帮忙翻译。”

    程抱一顿时来了兴致,稿纸接到手里之后,定睛一瞧,瞳孔瞬间微缩。

    “大国崛起”这四个字,立刻让他满脸震惊,手指轻颤。

    虽未见内容,但光看题目,就能感觉到那一股磅礴汹涌的气势!

    ………………

    一个下午,程抱一一直捧着《大国崛起》,从头看到尾,手不释卷。

    刚下班就一溜烟地回到家中,一个人呆在书房里,丝毫没有察觉到天色由黄昏转黑夜。

    “爸爸,吃饭了!”

    程艾兰一边把刀叉摆在餐盘两侧,一边喊了一声。

    作为母亲的米什丽娜·伯努瓦,端着热气腾腾的洋葱汤,随后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达令?”

    然而,母女俩的呼唤依旧没有把程抱一喊下来。

    程艾兰看懂了米什丽娜·伯努瓦眼神的暗示,径自上了二楼,推开虚掩着的书房大门。

    就见程抱一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手一刻不停地在一张白纸上,“唰唰”写着。

    “爸爸,你又在翻译什么古诗词了?”

    “不是诗词。”

    “那又是经史子集里的哪一本?”

    程艾兰自言自语着,说自己也有用法文翻译《论语》的打算。

    虽然她现在班里的华人学生会说汉语,却对华夏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差不多都快要丢光了。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程抱一也并不在翻译华夏古代的经史子集。

    “这是方言的文章。”

    “方言?”

    程艾兰先是一愣,但很快地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