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第2/3页)
大概是这样,八九不离十。
参考我脑内的对话。
如果,‘我’是主角,我要想什么。
比如,要想吃东西。脑袋里肯定不会是‘我今天要去吃烤鸭’,而是‘今天要去吃’,对,甚至连烤鸭都省略了。
就是这种过于依赖人物(脑内幻想人物)的态度,让我一旦捡起主谓宾就没办法找到温馨。只好在破烂文字和人能看懂的地步找个平衡。
完本之后,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减少做梦(说的是在睡前需要幻想),直至人物消失。
所以,其实在一段时间后再来写感言说不定又会捡起来……
到底是好毛病还是坏毛病呢?
说不清。
可是,我自认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真的完完全全从头到尾都靠脸谱和拼好剧(情)凑出来的人物,是没法让人心动的。
比如,要表白的时候并非三字真言鼓起勇气说出来就完了,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瑶的‘要我吗’。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营造出一个谁也得不到的美好人物(除了我,我做梦可以得到)。为了生活,也为了这种到现在仍然存在的热情,今天我也和上本书完本感言里一样,希望十年后我的身边需要我珍视的小花。
可能没有哪个作者会和我一样,连完本感言都充斥一股破烂拼好文的感觉……可这也没关系了。好歹,我幻想的时候能很轻易想到一些互动,证明与我而言没这么死板,是鲜活的。
这个毛病应该很难改(指幻想)
这个毛病会往个性化又更能看懂的方向发展(指天天被人骂是ai写的东西的我的文字)。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