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7章 深宫养不出来一个合格的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 7章 深宫养不出来一个合格的帝王 (第2/3页)

椽子就去南山里面砍,劳力就找亲朋好友,左邻右舍。

    我帮你,你帮我,互相帮助。

    水泥砖一做好就开始堆砌,椽子,房梁,瓦片一上屋子就好了。

    再把当初的家什搬进去,一个屋子就好了。

    屋子很简单,他们能乐得眼泪汪汪的。

    再也不怕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也再也不怕一个不注意屋子被点燃了。

    可这些在勋贵的眼里。

    百姓的屋舍就跟他们的马厩一样简单。

    因为他们的马厩也就是这么简单。

    但对普普通通的长安百姓而言,这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祖祖辈辈都没有住过这么结实的屋子。

    这是一般老百姓的做法,有钱的就会细致一些,会盖两层或者三层。

    只要高度不超过城墙,是不会有人管你的!

    更有钱的不会用水泥砖,而是用红砖。

    长安的改变在太极殿都看得见。

    每当一个坊里的茅草屋完全消失时,李二就会在舆图上画一下。

    他期待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长安一百零八坊内所有的茅草屋全部都消失。

    到那时起他准备亲自作一幅画。

    挂在凌烟阁上。

    可李二他已经好些年没有去凌烟阁了。

    上面的老兄弟一个个的离去,睹物思人,思人伤情。

    如今的长安,水泥路像条条蚯蚓一样朝着四面八方拱。

    主干道虽然已经全部都是水泥路了,但各坊之间的小道还不是。

    因为衙门每年可用的钱就那么多,本来预计的明年会全部铺满。

    但因为赵国公一案耽误了半年的时间。

    这一推就到后年去了。

    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到如今已经有了点点的雏形。

    每一日都会增长一点,每一日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变化。

    大明宫不可能独立于皇城之外。

    为了方便它今后和皇城内宫之间的交流,和文武百官的游走。

    工匠们先做的是夹城复道。

    复道北起大明宫东宫墙,南沿唐长安城东郭城墙,直抵西内苑,在这宫中架起了一座飞桥。

    望着飞桥,李二长叹了一口气:“墨色,国库的钱如同流水般涌出啊,从倭奴弄回来的银子一堆堆的少!”

    “陛下,百姓获得了福利啊!”

    李二摇摇头:“没看出来,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些钱是被商贾赚了。

    木头,水泥,这些大头全被他们赚了。!”

    讨论钱财这个问题是颜白的短板。

    但根据王玄策等人的说法是朝廷其实是赚的最多的,只不过这个时间有点长。

    “你怎么不说话?”

    颜白吐了一口浊气,笑道:

    “陛下,不是臣不想说话,而是臣说不出来心里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

    李二笑了笑,他就是无聊的时候找个话题而已。

    王玄策的大计划他看了。

    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但他本能的觉得是可行的。

    长安就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这些年长安的商税会单独计算。

    税率根据收入呈比例增长,但长安却没有萧条。

    商人多了,物质丰富了,非农忙时百姓可养家糊口的地方多了。

    只要愿意去做,不说赚多少,混个肚圆没有问题。

    家里少了吃饭的,就能剩下一个人的口粮。

    真要到了大灾之年,省下的这一口粮食,就能活一家人的命。

    “十一的好事马上就要传来,等我那小小孙长大了,你就带回去教一下吧,你是孩子的外祖父,你不能拒绝!”

    颜白点了点头:“好!”

    李二满意的笑了,忽然道:

    “墨色,你告诉我,为什么宫里出不来一个让天下百姓满意的君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