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亡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46章,亡国 (第3/3页)

想要以儒家进行封建统治、愚昧百姓,那么孔家这个儒教的大旗就倒不了!

    这兄弟俩谈话结束,孔有仁回房。

    管家躬着腰身过来:“老爷,今日白天,那个胆敢笑您孩子的妇人给您带来,送入房中了。”

    “你这是做什么,这岂不坏了我的名声?”孔有仁板着脸道。

    “怎能是坏名声,外人得知,必然要说老爷宽宏大度,给这家人一场富贵呐,也算是佳话了。”

    “嗯,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孔有仁背着手进去,很快,屋里传来低沉暗哑的笑声、反抗声、尖叫声,以及夹杂着的裂帛声。

    烛火跃动,映照着墙上的影子影影绰绰,张牙舞爪。

    吱呀!

    忽而,风吹动门户,守在外面的管家回身关门,关门时下意识从门缝朝里面看了一眼,只见屋内某个东西脱去衣冠,露出肥肥胖胖的身子,在昏暗的光线中,不知是猪还是狗,好像一头禽兽,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

    鲁地,济宁府。

    董祖诰当初在党争中被贬谪出京,来济宁为知府,数年过去,当初百业疲敝的济宁府,如今也是政通人和,在这乱世中堪为一方世外桃源。

    在去年京师被破后,他仍坚守此地,今日听闻孔家全族剃发易服,投靠满清,不由闭目,想起曾经和方临的谈话:“方兄,事实证明,你是对的……儒家、孔家,呵!”

    “报,大人……”有小兵过来,言有贼军败兵路过。

    ——所谓贼军,不过是农民军,大概是和清军交战失败,从城外路过。

    “放过他们,传令整军备战,鞑子要来了!”

    三日后,清军先头部队到来,三百八旗兵、一千辅兵,以为济宁会和其他州城不战而降,再多就是放两炮,鲁莽冒进,不想中了董祖诰设兵埋伏,千余人尽灭。

    这一路满清大将多铎听闻大怒,决意杀鸡儆猴,亲带三万兵围济宁,战前,依例派遣使者劝降。

    “董知府,大夏已亡,天命归清,你何必负隅顽抗?不如早早弃暗投明……”

    “来人,将此獠推下去斩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使者大叫。

    “豚狗一般的蛮夷,焉敢称国?”

    董祖诰挥了挥手,那使者被推出去,很快传来一声惨叫。

    劝降使者被斩,头颅悬挂城头,多铎怒不可遏,当日就遣兵攻城,董祖诰借助对方被激怒急躁心理,给清军造成不小杀伤,面对济宁这块硬骨头,清军半月不克。

    多铎感叹:“若使大夏文官武将皆是如此,我大清焉有今日天命?幸好……这济宁城,先前重炮数量不足,还能凭人命堵上,今日后续重炮到来……传令下去,破城就在今日。”

    城墙上,董祖诰身上多有污垢,正在进行巡查,查漏补缺,不时停下和士卒说话勉励。

    也正是他如此亲临一线,和将士同甘共苦,以及多年治理济宁的威望,才令济宁没像是其他州府一般,还没打就士卒溃败逃命。

    “大人,鞑子攻城了!”

    “我看到了!”

    董祖诰看着清军推出的一门门重炮,以及后续密密麻麻的清军,知道今日大概是守不住了,想到前些时日拒绝方临派来的人离开,喃喃轻叹:“方兄啊,答应你保存有用之身的约定食言了,实是这种情况我如何能走?希望阻敌这半月,给你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轰!轰!轰!

    炮轰过后,清军如潮水涌来,守城士卒奋不顾身,却随着一段城墙崩塌,终究难挽颓势。

    董祖诰在城头砍下一个八旗兵,望着西沉落日,这一刻,想起了年少读过的《满江红》,心中满是无奈、萧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

    弘复元年五月十二,董祖诰在带领济宁府军民坚守半月后,城破,殁于战场,多铎为行报复,打击大夏各地抗清决心,下令屠城,三日不封刀。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