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3章 自古以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53章 自古以来 (第2/3页)

一筹。

    这一刻,刘继便意识到他们找到了,然后刘继连夜偷偷割了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水稻,尽可能地装满了小型海船的船舱,便是疯了似的往回赶。

    听到这里,李基已然彻底肯定了刘继所带回的,便是后世所言的占城稻。

    刘备在听闻刘继带回了整整一船的稻子,同样也是兴奋莫名地追问道。“大概有多少,大概有多少?”

    “请主公恕罪,由于船舱位置有限,所带回的水稻恐怕不足百石。”刘继答道。

    “百石?”

    刘备琢磨了一下,喃喃道。

    “也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带回来的这些稻粒好好培养一下,里面或许还能成活相当一部分作为粮种,再经过一两年的栽培,说不准就能初步慢慢推广开来了。”

    只是说着说着,刘备的语气之中难掩几分失望。

    刘继带回的稻粒距离成熟还不够,成活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百石稻粒能够成活一石便是苍天保佑了。

    因此,这无异于是在刘备的心头泼了一盆冷水,让刘备有种眼看着就能入洞房了,硬生生被拉着出去再编几双草鞋的感觉。

    而一直在旁听着的李基,此刻却是骤然开口道。

    “海图可有记录?”

    “在这里,子坤先生。”

    刘继一边连忙回答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好几张布帛。

    李基将这些布帛都取了过来,然后在就近的石桌上按照刘继的提示,对这五张布帛进行了拼接。

    林邑国的位置,也随之出现在了李基的眼前,约莫位于后世所说的猴子国南部。

    刘继一路在没有任何海图的情况下,能从长江口一路摸索到猴子国南部,也确实是为难他了。

    不过,刘继所记录的海图尽管并不细致,但无疑已经足够用来指引方向了。

    李基摩挲着下巴,喃喃地道了一句。“有点远,但往返的速度足够快的话,赶得及来年的春耕,耽搁不了。”

    “什么?”

    刘备依然还没能反应过来。

    李基的脸上则是露出了几抹笑容地开口道。

    “主公,刘继所带回的水稻尚未成熟,用来充当稻种培养无疑太过于勉强,并且数量远远不足以支撑在扬州进行推广不假。”

    “可,在林邑国之中还会缺少这种水稻吗?”

    顿时,刘备的眼睛猛地一亮,隐隐已经猜到了李基的意思。

    “吴郡距离林邑国的距离确实不近,倘若是从地面行军的话,或许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