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无墙之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40章 无墙之城 (第3/3页)

军令状。

    做不到,那就砍贾诩的头。

    想来,贾诩自然会想办法将财政的窟窿迅速补上,也无需糜竺费心。

    当然,在李基为刘备与吴地所铺设的道路之中,道路之下已经埋了大量吴郡世家的尸骸,几乎不会再出现财政崩溃的地步。

    在如今的府库粮仓之中钱粮耗尽之前,李基便会让吴郡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之中。

    “子仲,基有一个想法,你且听听是否可行。”

    对于李基同样颇为尊崇的糜竺闻言,正色道。“子坤先生请说,糜竺洗耳恭听。”

    李基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将此前的设想说了出来,道。

    “‘仁德书院’将成,内门且不提,外门不设门槛,同样必然会吸引大量有意读书之人前来,只是‘仁德书院’距离吴县足足有二十里之遥……”

    “且不说那些人每日来回于‘仁德书院’与吴县之间是否过于浪费时间,且不少学子颇为贫困,也无力负担在吴县城中住宿的高昂费用,吴县城内想来也难以容纳越来越大的人流量。”

    糜竺一边听着,一边微微颔首,明白李基所说的必然会成为现实。

    如今的城池为了治安以及安全问题,边缘都有着城墙的存在。

    而城墙的好处自是不用多说,坏处也是显而易见,那便是完全限制了一个城池的发展潜力,限死了所能容纳的人数上限。

    仅仅是现在,李基每日行走于吴县城内都已经感到拥挤。

    可想而知,随着吴郡继续吸纳流民,“仁德书院”以及不断吸引来各方士子、商贾或有志学习的游侠、平民等等,吴县必然会难以负荷。

    “那子坤先生的意思是……发展外城?”糜竺问道。

    “不!”

    李基摇了摇头,然后从正厅一侧的架子上取来了吴县周边的地图在糜竺的面前打开,手指在太湖边缘且以着“仁德书院”的位置为中心画了一个圈,道。

    “以基之见,不如以‘仁德书院’为中心,不断地根据人流量的需求完善各种建筑,最终……或许会建成一座无墙之城。”

    糜竺闻言,也不禁被李基的气魄所震惊。

    那随手一指,便欲让一座无墙之城拔地而起吗?

    只是,糜竺沿着李基的思路细细一想,骤然觉得这个提议其实并没有什么风险。

    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这座无墙之城是以着人流量而一点点建造且往外拓展。

    身为商人出身的糜竺很清楚,纵使没有着官府干预,在一个地区的人流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外,同样也会自发地形成集市。

    李基的提议,只是提前将这个集市归于官府所管辖且提前进行规划罢了。

    唯一的风险,则是对这个“集市”初期投资所产生的风险。

    只是以着“仁德书院”的声势与规模,那点风险以着商人的角度去判断可谓是微乎其微。

    也即是说……

    可行!

    渐渐冷静下来的糜竺越是设想,越是觉得可行,眼睛也不由得亮了起来。(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