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英才尽入彀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39章 英才尽入彀中 (第3/3页)

众多士子再一次意识到了郭图坚持了二十多个指令的含金量。

    而看着诸多士子尽数被“四渡红水”吸引得爆发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李基的脸上不禁地露出了笑容。

    不仅仅是为今后自己可以安静许多,不用忙于每日接待自四方而来,各怀目的的士人而浪费精力了。

    想见李子坤?想要挑战李子坤?

    还请先到“四渡红水”一试!

    更重要的是,“四渡红水”可以不断筛选出真正具备用兵才能者。

    纵使李基并不公开承认按照“四渡红水”可以对天下人的用兵能力进行分级,但随着“四渡红水”的名声越来越大,且参与到破解“四渡红水”的士人越来越多,这亦将会成为一个默认的规则。

    譬如:等已经头晕脑胀的郭图反应过来,纵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种聪明人也绝不会踩低“四渡红水”,反而会吹捧“四渡红水”继而抬高自己。

    起码,按照“四渡红水”的战果分类,郭图好歹也算得上“人中英杰”。

    然而可以预料的是,“四渡红水”将会替代李基吸引天下士人蜂拥而至,且“四渡红水”也将会征服每一位不服之人,且如同筛子一般过滤出一个个真正的大才。

    “主公,如此一来,天下英才将尽在彀中!”

    李基一边与刘备离开,一边满脸笑容地道了一句。

    “通过‘四渡红水’可吸引且筛选出真正的大才,‘仁德书院’又将会为主公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基层可用之才。”

    “子坤所言极是!”

    刘备同样也是满脸欣喜地答道。“如此一来,可使有才者不至于埋没,亦能使之为子坤治理吴郡臂膀。”

    “待到吴郡开发成子坤所言的丰饶之地后,那诸多对于治理一方颇有心得的大才亦必会被朝廷所看重,将他们放到大汉各处便能源源不断地回报大汉,治理一方。”

    刘备越说越是激动,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景象,那种通过这个方式回报社会,回报大汉的景象。

    对此,李基笑了笑并没有搭话,更不担心当真会出现那种人才流失的状况。

    当今天子的身体还能撑几年,腐朽不堪的大汉又还能撑几年,那诸多早就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又能撑几年?

    等待“仁德书院”第一批学子真正培养出来,且不说那些被李基亲自安排的“思想教育”学科中毕业的学子愿不愿意离开刘备。

    待到那时天下早已大乱,亦到了刘备扶起“匡扶汉室”的旗帜,到了再造大汉的时刻。

    而“仁德书院”有着蔡邕、司马徽以及管宁等一众大儒名士主持,李基倒是丝毫不关心后续还会出现什么大纰漏。

    如今只需等待“仁德书院”后续些许建造工程完毕,且筛选出第一批学子,“仁德书院”便能真正运作起来了。

    不过待李基随着刘备一同返回到吴县之内,才骤然感觉到似乎少了什么,问道。“主公,季常何在?”

    满脸欣喜的刘备目不斜视地答道。

    “季常去忙点正事。”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