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尸体解剖的发现 (第2/3页)
麦淀粉颗粒及酒精成分,推测末次进食为酱鸭、啤酒,死亡时间在餐后 2-3 小时。”
在检查颅骨时,张林发现顶骨有一处 3 厘米的凹陷性骨折,边缘可见放射状骨裂纹,“这是生前遭受钝器打击所致,凹陷深度达 1.5 厘米,可能造成硬脑膜外血肿。” 他指着骨折线周围的生活反应,“出血层清晰,与死后损伤的苍白断面有明显区别。”
当解剖到盆腔时,张林突然停下手中的器械 —— 死者前列腺表面有一枚绿豆大小的钙化灶,这种特征性改变常见于长期前列腺炎患者。“记录:前列腺钙化灶,结合四肢陈旧性骨折和肋骨缺失,这些特征具有个体识别价值。” 他摘下解剖镜,在电脑上打开失踪人口档案,输入 “男性、45-50 岁、右第七肋骨切除、双上肢及胫腓骨骨折、前列腺炎” 等关键词。
三分钟后,屏幕弹出匹配结果:刘卫国,男,48 岁,层因琐事与人斗殴,被铁棍击打致右侧第七肋骨骨折、双上肢尺桡骨骨折,经医院行肋骨切除术及内固定治疗,。张林点击档案中的术前 X 光片,对比眼前尸体的骨折形态,无论是肱骨内上髁的成角畸形,还是胫腓骨的骨折线走向,都呈现完全吻合的特征。
“提取肋软骨做放射性碳测年,确认骨折愈合时间与档案记录是否一致。” 张林一边说着,一边将组织样本放入专用保存管,“另外,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送去做 STR 分型,看看能否匹配到前科人员数据库。”
解剖结束时,时钟指向凌晨两点。张林摘下被雾气蒙住的护目镜,在解剖记录单上签下名字。窗外,刑侦支队长李明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他手中的文件夹里,正夹着刘卫国当年因抢劫罪入狱的前科材料 —— 其中详细记录着他在狱中与人冲突,被管教用橡胶棍击打致右肘骨折的处分记录。
“比对结果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