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七章:道光态度的转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七百五十七章:道光态度的转变 (第1/3页)

    【直隶总督琦善一开始是主“剿”的。】

    【当六月二十四(7月22日)道光命各省“加意严防”的谕令到达后,琦善立即采取了三条对策。】

    【第一,天津以北各小口,改派立有军功的将领负责指挥,“密授防御之策”。】

    【第二,亲赴天津海口坐镇指挥,并令地方官“暗备火攻器械”,岸炮与火攻并举。】

    【第三“由官授以器械”于村民,“示以赏罚,使之暗相保护”】

    ……

    大明·神宗时期

    坐在椅子上小皇帝紧蹙蚕眉。

    “先生,这个严防海口的以守为战的制敌方略有问题吗?”

    对面正伏案狂书的张居正闻言抬头,想了想,轻声道:

    “没问题。”

    “以海岸炮台坚强据点来对抗来犯的英舰英船。”

    “这种利用海岸据点抵御外族海上入侵的战法,在沿海卫、所抗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从原理上讲,没问题。”

    小皇帝点点头,微微抬手示意面前的元辅继续说。

    张居正开口道:

    “但是世事变迁,不可套用。”

    “我大明的海防卫、所,与此时的清军炮台不同。”

    “我大炮的海岸炮台是小规模的城防工事,大多与海尚有距离。”

    “一旦有警,附近民众皆入之凭借抵御,以待大军救援。”

    “而观定海等地的炮台建设可知。”

    “清军炮台完全是炮兵阵地,建于濒海要厄,直接与敌方舰船以炮火竞斗。”

    小皇帝一瞬间就领悟了。

    “先生的意思是,舰船的优势就是其机动性。”

    “他们有海上优势,而大清本可以充分利用陆上优势,诱敌深入。”

    “但偏偏以我之弱对敌之强,战略和战术上出现了错误。”

    张居正捋须微微颔首,但又叹息道:

    “这鸦片战争是中原第一次见到海外诸国的坚船利炮,清军对其战术毫不知悉情有可原。”

    “所谓知己知彼,也要先知道对方的存在才行啊。”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抬头道:

    “先生,朕欲开海。”

    ……

    【七月初七(8月4日)琦善又收到道光命其作两手准备的谕令。】

    【对如何剿办,他又作了一些具体部署。】

    【而对如何劝谕,感到迷惑不解。】

    【他上奏中称:“伏查英夷诡诈百出,如专为求通贸易,该逆夷岂不知圣人天下一家,只须在粤恳商,何必远来天津?”】

    【“如欲吁恳恩施,何以胆敢在浙江占据城池?”】

    【英国“显怀异志”,“不可不严兵戒备”】

    ……

    {翻译一下就是,“我发现英国人的行为充满了诡计和欺诈,他们似乎专门为了寻求贸易而来。这些异族人难道不知道,按照圣人的教诲,全世界是一家,他们只需要在广东进行商务交流,为何非要远赴天津?如果他们想要恳求恩赐,他们又怎么敢在浙江占领城池?”}

    {英国人显然抱有别样的意图,我们必须严阵以待。}

    {傻啊……}

    {都占据城池了还在做梦别人吁恳恩施吗……还用分析吗……}

    {你这就是站在结果上倒推过程。}

    {那个时候的人觉得英国美国这些外国在法理上是天朝的臣子、奴才,所以英国来犯是“显怀异志”}

    ……

    【就在琦善收到命其接受“禀帖”上谕的第二天。】

    【七月十四(8月11日)英军舰队抵达。】

    【琦善遵旨派出游击罗应鳌与英舰威厘士厘号舰长马他仑接洽。】

    【但他收到的不是“禀帖”,而是懿律致琦善的“咨会”。】

    【按照当时清官方文书的程式,“咨会”是一种平行文书。】

    ……

    大清·康熙时期

    “真是……可笑至极……”

    康熙感到了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命运感。

    以前他还巴巴写信嘲讽外国君主呢。

    而现在自己的后代也被回马枪了。

    “咨会……”

    这群洋人盼望已久的平等文书的直接往来,终于在大沽口外以炮舰的方式得以实现。

    而这些久官中原不谙对外体制的官员,似乎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变故。

    “就想一群僵化的虫豸……”

    康熙摸着金莲,若有所思。

    本来他还想着推进“乾纲独断”

    现在看来……弊大于利啊。

    “提高生产……”

    康熙又想起金莲给出的任务。

    如今看来,这工业不是说自己想不想完成了。

    而是还能不能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