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章:道光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五十章:道光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第2/3页)

法指望的。

    胤禛也明白这个根结。

    “一切缘由,还是追究到了满汉之防上。”

    “一切的制度,还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上了。”

    “但是汗阿玛……我们真的防住了吗?”

    康熙抬头看向天幕。

    想到嘉庆与道光的作为……

    “当然没有……”

    ……

    【道光呕心沥血的推行节俭,然而对清朝的影响微乎其微,官员们只是当着他的面摆出节俭的样子而已,私下里仍是挥金如土。】

    【并且,国库开支也没有因为他的节俭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大了。】

    【一方面,皇室人口膨胀,顺治时才两千人,道光时已有三万多人,这些人本身不会创造价值,而且还要吃喝拉撒。】

    【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让道光的压力非常大。】

    【另一方面,道光年间物价上涨,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了,耕地面积不变,人越多人均粮食就越少,价格自然会上涨,行政运营成本就增加了。】

    ……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UP猪UP猪,那物价上涨,道光怎么不增加赋税呢?}

    {……我就不问……}

    {不问我也说!说来还是康熙的锅,康熙不懂经济,下了一道“永不加赋”的圣旨。}

    {祖制吗,你们懂的,他们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违抗康熙的圣旨。}

    ……

    康熙:……

    胤禛:……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真想大骂一声。

    他就是蠢!

    解决财政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节衣缩食!

    而是开源兴利!

    朕挥金如土,国库却如此充盈。

    你锱铢必较,国库却越来越空虚?

    多想想为什么!

    ……

    【同时,从乾隆后期开始,各地动乱不断,这些动乱从政治上来说是破坏社会稳定,从经济上来看是增加清廷经济负担。】

    【平定一场叛乱,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光是平定白莲教叛乱就花费了两亿两银子。】

    【一次叛乱就耗尽清廷家底,嘉庆敢不节省?道光就算天性不吝啬,也不能不节省。】

    ……

    乾隆:……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看明白了。

    “都是坑,都是人才!”

    也对,自家祖宗出身不好不懂财政。

    这些从山沟沟里跑出来的土鳖就懂财政了?

    “这一点上,倒是半斤八两啊。”

    ……

    【道光刚即位的时候,国库只有两千万两银子,这是自三藩叛乱以来清廷财政最困窘的一次。】

    【而这个数字还是账面上的,真实有多少,恐怕道光自己也不知道。】

    【当时,治理黄河就要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国库中就这么点儿钱,无疑加重了道光的忧患意识。】

    【但,道光虽然看不透官场玄机,可也不完全是吃干饭的。】

    ……

    天幕上。

    大清的西北部卷起一层狂沙。

    在狂沙中,弯刀与火光闪烁着。

    ……

    【道光六年(1826)六月,新疆张格尔带领五百多人,以祭拜祖先麻札(坟墓)为名,煽动和纠集了一万多民众集体叛乱。】

    【张格尔是大和卓的孙子,出生于浩罕汗国。】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冷冷的看着天幕。

    “又是这地方。”

    张格尔?

    呵,好大的口气。

    张格尔,波斯语音译。

    意为“世界的征服者”

    ……

    【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被清朝军队消灭后,他们的几个儿子也被清朝抓了,但是大和卓有个儿子叫萨木萨克,侥幸逃到了浩罕汗国,在今天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

    【萨木萨克在浩罕汗国生了三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就是张格尔,所以其实张格尔从骨子里就是清朝的敌对势力。】

    【大小和卓的根据地原来在喀什噶尔,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在浩罕汗国的支持下,张格尔曾多次入侵南疆。】

    【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初七,张格尔带三百多人袭击边界的图舒克塔什卡伦,抢夺马匹,清军将领色普征额带领官兵追捕,杀了张格尔五十多人,并生擒八十多人。】

    【道光六年,张格尔向浩罕国王许诺,事成之后向浩罕汗国割让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的土地,并平分喀什噶尔的人口和财产。】

    【在浩罕汗国的支持下,张格尔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皱着眉头,不可思议道:

    “六年了?他都不知道这事吗?”

    要是知道早就有防备了。

    这道光是一直不知道这事啊,还是一直放在心上啊?

    杨玉环奇怪的看着他。

    “三郎这么难以置信做甚?”

    李隆基瞪大眼睛,指着她道:

    “你把话说清楚,什么意思!”

    杨玉环偏过头,小声道:

    “你装聋作哑的事也没少干。”

    李隆基气的牙痒痒。

    要不是想用你克太宗,朕非得好好鞭挞你一顿!

    ……

    【他们装配了火绳枪,同时浩罕汗国的大汗阿里也亲自带着近万名骑兵前来助阵。】

    【叛军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叶尔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和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等城。】

    【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派出了二十多名间谍充当顾问。】

    【之后,张格尔在喀什噶尔自立,形成割据势力。】

    【对此,道光皇帝任命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带领万余清军入疆,之后又任命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即前敌总指挥),杨遇春和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大臣。】

    【增调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甘肃五省清兵共计三万七千人入疆平乱。】

    【同时道光皇帝还多次命令清军要搞好民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进军途中,清军一路上都在张贴告示和宣传标语,安抚百姓,分化和孤立张格尔叛军。】

    ……

    大唐·德宗时期

    李适是瞬间就明白了道光千里调兵的原因。

    但他宁愿不明白。

    “没钱啊……”

    江河日下,国家财政枯竭、吏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

    这意味着高昂的军费,意味着那地方无法布置太多兵力。

    当地的防守薄弱,兵力不多,当兵的只能自己种田养活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