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四章:我们永远缺失了一部分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三十四章:我们永远缺失了一部分记忆 (第2/3页)

  乾隆还是在犹豫。

    毕竟在他心里,海外诸国的威胁不算最大的。

    再看看吧,再看看。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

    【江西巡抚海成又报上来了一份跟“文字狱”有关的奏章。】

    【江西新昌有个举人叫王锡侯,根据《康熙字典》编了一部新的字典——《字贯》】

    【县令认为他擅自修订《康熙字典》属于大逆不道,从而上报。】

    【但海成把《字贯》拿过来一看,发现就是一本纯粹的字典。】

    【他给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说王锡侯只能算是“狂妄”,还算不上大逆不道,因此建议革去王锡侯的举人头衔,然后审理。】

    【同时,他还将《字贯》一并上呈。】

    ……

    天幕上。

    白发苍苍的老皇帝戴着眼镜。

    他披着明黄褂子,盘腿坐在暖炕上,就着案几上的灯火,一字一句翻阅手里的书籍。

    一本本同样封皮的书籍散落在他身边。

    ……

    【《字贯》总共有四十本,厚厚的一摞,全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注释。】

    【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乾隆在日理万机下,竟然真的打开仔细查阅,看看里边有没有违禁用语。】

    【他先读完序文,内容与海成奏章介绍的一样,后边就是字典正文,没什么可看的了。】

    【但在字典正文和序言之间,夹了一篇“凡例”】

    【这是所有字典都会有的,相当于查阅说明,是纯技术性的东西,告诉读者这个字典有多少部、字词按照什么规则排列等。】

    【海成审查的时候直接跳过去没看了。】

    【但乾隆连这页也不放过,仔细读了,果然找出了问题。】

    ……

    天幕上。

    乾隆直勾勾的盯着书籍中的几字。

    『玄烨』『胤禛』『弘历』

    ……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又看了一遍,反应过来了……

    他嘴角抽搐着,语气莫名道:

    “不是吧……”

    “这也行?”

    “你有病吧?”

    “吃饱了撑的吧!”

    李祖娥不明所以。

    高洋将手中的牛乳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给李祖娥讲解着。

    ……

    【在这份“凡例”中,王锡侯告诉读者,由于本朝皇帝的名字分别是“玄烨”“胤禛”“弘历”,所以遇到这些字都需要“避讳”,少写一笔或者改成读音、字形类似的字。】

    【读者在本书中看到类似的不通顺的地方,需要自己加以注意。】

    【就是这么一条说明,王锡侯在提醒读者要避讳的时候,把玄烨、弘历等字正常写了一遍,自身却没有“避讳”。】

    【乾隆勃然大怒,立刻批示将王锡侯押送进京,交刑部严审治罪。】

    【同时下明旨严厉斥责海成玩忽职守,又下令将海成革职、交部议罪。】

    【审议的结果,刑部建议将王锡侯凌迟处死,家产没收,几个儿子统统处斩,其他近亲属各自处以重刑。海成斩首。】

    【乾隆下令“宽大处理”,王锡侯凌迟处死改为斩首,几个儿子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近亲属免罪。海成斩立决改斩监候。】

    ……

    曹魏·(魏国统一时间线)

    曹操擦了擦嘴角的酒渍,又倒了杯酒。

    “明白了吗。”

    曹丕站在曹操身后,小曹叡坐在曹操身边,舔了舔小杯子里的酒。

    扭曲着脸推开酒杯,吐着舌头道:

    “这老皇帝是在杀鸡儆猴。”

    “他要天下官员都必须挨个扣字眼。”

    小曹叡擦了擦舌头,又吐槽道:

    “这人真是有病。”

    “按天幕说的,他应该知道海外诸国在做什么,但他就是不管。”

    “盯着这些东西搞个什么劲儿。”

    曹操看了他一眼,轻笑道:

    “你还没坐上那个位置。”

    “等你坐上就明白了。”

    ……

    {就是这个时候,文字狱跟他妈疯了一样席卷天下,覆盖士人与平民。}

    {其实官员也知道文字狱这种事情实在是有点伤天害理。所以,只要不是真的发现赤裸裸的反清文字,相当部分官员不愿意搞得太过分,无非不拿文字狱来邀功请赏罢了。}

    {但王锡侯被处斩这事真的让官场震惊了,大家不震惊文字狱,毕竟这是乾隆的常规套路。}

    {但是江西巡抚因为一个不小心转眼就被免职下狱,几乎给问斩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无非是查出禁书有奖,没查出来也没啥。}

    {但现在乾隆明摆着告诉天下百官,你如果不走极端,稍微有一点不注意,随时就可能从高官厚禄沦为阶下囚,甚至掉脑袋。}

    {想想吧,这老头连厚厚的四十本字典的“凡例”都会仔细审阅,谁后脊梁不冒寒气啊。}

    {是啊,所以乾隆想要通过王锡侯案达到的效果,完成了。}

    {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被驱动起来。}

    {他们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疯狂查抄民间一切文字,日夜不停亲自阅读这些书籍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的文字问题。}

    {真讽刺啊。}

    {这点精神头,全用在对付百姓身上了。}

    ……

    【从王锡侯《字贯》案开始,文字狱大案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

    【数不清的图书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位于紫禁城武英殿前的字纸炉不分昼夜地燃烧。】

    【在军机要员的监督下,这些图书全部化为灰烬,与其一同消失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诸多记忆。】

    【而与此同时,在欧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思想启蒙书籍正在大力印刷销售。】

    【瓦特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将他的改良型蒸汽机批量化生产销往全国各地。】

    【法国人齐弗瑞则正在试图将改良型蒸汽机用于水上运输,世界上第一艘蒸汽驱动的轮船已经开始在里昂的颂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