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七章:兵不血刃就得边境安宁,居功至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百零七章:兵不血刃就得边境安宁,居功至伟! (第3/3页)

在天幕在向你这个负责之人问责,你还想越过它向上天述职吗?”

    “老实待着吧。”

    说罢,不看赵恒气哼哼的模样。

    刘娥倒是觉得大明如今这种情形挺好的。

    一个内阁里二十来人,总会有一個非常之人。

    皇帝只要不折腾就能得不少功绩。

    ……

    【民生经济:蠲免救济,减少了百姓灾后的痛苦,抑制土地兼并,一方面限田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另一方面清田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一条鞭法除繁就简,将江西等地诸多名目的各种差徭、土贡等合并起来,取消力役,一律征银,并由官府统一雇人服役,所有役银则在田亩中摊派】

    【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重大的改观。】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一动不动。

    马皇后看着安静的老朱,心中叹息着。

    隆庆的功绩并不完全都是他自己的功劳。

    更多的是君臣一起努力的结果。

    从重八开始,君与臣就针锋相对。

    自己知道这里不对劲,但为什么不对劲自己其实不是很了解。

    现在自己知道了。

    重八,你真的错得太多了。

    ……

    【用人识人:享国六年,其政事,内成于内阁,外成于边将。】

    【隆庆皇帝在用人方面有一个老朱家其余皇帝都没有的最重要特点。】

    【就是一经委任,信而不疑。】

    ……

    大汉。

    “妙。”

    刘邦拍手称赞!

    “皇帝是分官设职者!”

    “只要掌握大势,天下莫不从指。”

    “会用人识人,就是大势。”

    吕雉面上不显,心中却连声叹气。

    信任,这对皇帝来说是最大的奢侈品。

    天下没有比这更大的奢侈了。

    但一旦有此物……

    她看向笑得能看到嗓子眼的刘邦。

    确实能力挽狂澜,绝地而生。

    但终究是会未尽如人意的。

    ……

    大汉·文帝时期

    “动静相宜。”

    刘恒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将最后的一点地翻开。

    “就像这种地一样。”

    “伱不能一直不停翻地备垄。”

    “也要让它自己沉淀沉淀。”

    累的跟条狗一样的刘启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去。

    他就一个想法。

    吃!

    我好饿!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