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二章:“主张南迁者,可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五百四十二章:“主张南迁者,可斩!” (第3/3页)

也要看其是否致命、是否已经到了所谓的历史转折点上。】

    【而在古代中国,还有比有可能改变国运更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吗?】

    【而土木堡的影响没有扩大成宋徽宗那样,只因朝堂上也站出一名类似李纲的大臣。】

    【他叫于谦。】

    ……

    天幕上。

    太和殿。

    一身蟒袍的王爷坐在高位,脸上表情游移不定。

    底下众臣吵吵嚷嚷。

    一名大臣对上位行礼道:

    “殿下,我昨日观天象,对照历书,发现有大劫,此乃天命难违,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话一出口,一片附和之声随之响起。

    “徐侍讲所言极是,如此危急之时,保住国体事大!”

    “对呀对呀,况且太后年事已高,怎可受此惊吓?南迁后稳住后方,再行对策方为上策。”

    “是啊,而且三大营精锐尽失,即便京中百姓众多,赤手空拳对付瓦剌铁骑也是笑话。”

    话一出口,认同之声更是蜂蛹而起。

    坐在上位的亲王面有意动。

    ……

    大明·宣德时期

    “咳咳咳!”

    朱瞻基猛烈的咳嗦着。

    “咳咳!徐珵!”

    “妖言惑众之辈!”

    “咳咳咳!”

    此时南迁就是步了宋朝后路!

    ……

    “主张南迁者,可斩!”

    一声怒喝在天幕中响彻。

    怒吼者走出列伍。

    他头戴乌纱,一身蓝色官服。

    挺拔如松的身影回顾面向众臣。

    ……

    【公元1449年八月十七日,“土木之变”的消息传至京城,举国震惊,北京城内一片混乱。】

    【翰林院侍讲徐有贞(原名徐珵)夜观星象,发现有南移之势,认为天命已经更改,唯有南迁能避开此祸。】

    【兵部主持的于谦,听不得徐有贞这种带有逃跑主义色彩的论调。】

    【他大声叱喝:“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意见博得了朝堂上一批正直大臣如胡濙、王直、陈循、商辂、王竑等的称赞。】

    【司礼监提督太监金英更是让人将徐珵赶出了大殿。】

    【这种情况下,即使心里主张南迁的大臣也都噤若寒蝉,朝堂上顿时统一了意见。】

    ……

    大明。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有有智之人。

    在刚刚战败的情况下,边境与北京都将不守。

    华北、西北将沦于蒙古铁骑蹂躏之下。

    最好的局面也不过划江而治。

    若朝廷上都是那徐什么之类,大明就真难逃南迁之运了。

    他拍着胸口顺着气。

    一抬头……

    心口一热。

    “噗!”

    血雾自口中喷出!

    ……

    【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八月二十一日,于谦正式升任兵部尚书,全面负责保卫北京。】

    【而与此同时,朱祁镇那边也来了一个大的。】

    ……

    天幕上。

    狂沙席卷着宣府城门。

    守将扶着城头看着城下,一脸羞愤与悲戚。

    两侧旁立的将士也俱都底下头颅。

    城门下。

    金甲在烈阳照耀下熠熠生辉。

    “朕乃当今天子!”

    “尔等速速打开城门!”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