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降维打击的唐朝军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四章:降维打击的唐朝军制 (第2/3页)

 【但是李靖要的不止是这些,他追求的是将军队的灵活度、配合度达到极致。】

    ……

    天幕上。

    五个火柴人组成的队伍变成了三个人。

    三个三人一组的小队又变成一个中队。

    ……

    【他将最基层的五人一组改成三人一组的小队。】

    【然后三个小队组成的中队。】

    【五个中队,加上一名队长、一名队副、一名军法官和两名旗手,组成一个五十人的大队。】

    【以大队为基本的作战单位,因内部兵种相同,所以可以以三人为单位开展具体战术。】

    ……

    {三三制?}

    {这个战术对单兵作战能力要求很高吧?}

    {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李世民。}

    {这个战术牛在浅显易懂,既可以应用在单兵战术,也可以应用在大规模战略上。}

    {更关键的是从一开始,就给普通士兵确定了主攻、助攻、后备的作战基本思路。}

    {确保了这支部队的组织性、默契性和主观能动性。}

    {战术浅显易懂,但是想发挥好其实很看士兵的素质。}

    {古代讲究严密军阵就是因为素质不行。}

    {冷兵器时代,绝大部分部队如果不组成严密的军阵,别人只要一冲,前边的人开始跑,后边的人会跟着跑。}

    {而军阵的作用就是前面的人跑,中间的人被最后的督军盯着跑不掉,只能顶着前面的人继续打。所以三三制对士兵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

    {巧了,大唐的府兵们完全符合这方面特性。}

    {毕竟跟募兵不一样,而且那个唐朝尤其是初唐时期,当兵是荣耀!“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就是那时社会的精神风貌。}

    {然后从大怂开始,就把当兵当成很不耻的事情了,然后一直延续到了辣个男人出现。}

    {尚武精神一丢就是近千年,大怂!伱是真该死啊!}

    ……

    大宋。

    赵匡胤皱着眉头,赵匡义也同样皱着眉头。

    怂?

    这是个什么破国名?

    怂,惊惧也。

    哪个不正常的人起这种国名?

    满朝文武也能同意?

    啧啧,真是丢人现眼!

    ……

    大明。

    朱元璋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随后对马皇后咧嘴笑道:

    “嗨呀!咱还真以为有个大怂朝呢!”

    “脑子转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改了一下口音的大宋吗!”

    马皇后笑着摇头。

    “后世这帮子孙啊,嘴是真毒!”

    “骂人都不吐脏字。”

    “不过但也没说错。”

    “不管北宋南宋,哪个面对北方胡人都是惊惧不已。”

    朱元璋扶着玉带暗自想着。

    不知咱大明在后世子孙嘴里是个什么模样?

    随即又想到了那个嘉靖,脸一垮。

    不管什么样,那个狗东西肯定没好话!

    ……

    【而大队之上则直接就是军。】

    【在李靖的重新规划下,一个军团包括了中军,左、右虞侯军,左、右前后厢军共七个军。】

    【每个军之内设有数量不等的长枪兵队、陌刀队、长弓队、具装甲骑队、重骑兵队、轻骑兵队和后勤队。】

    【一个军团共计两万人,大将要发号施令,只需要经过两道手就能将命令下达给大队长。】

    【而军团里的每个军,都可以靠着本军的两三千人来进行多兵种混合作战。】

    ……

    {擦!这种作战方式……已经有点类似合成旅了!}

    {要不说唐初的亚欧大陆,大唐对周边国家进行都是降维打击呢。}

    ……

    【因继承了北周隋朝以来的财政制度,又吸收了隋朝两世而亡的教训。】

    【李世民等君臣们在徭役和租税方面十分谨慎和克制,不兴造那些劳民伤财的大项目、大工程。】

    【所以凭借着初生政权的蓬勃和制度红利,经济储备很快便从隋末的废墟上恢复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