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1章 辩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71章 辩驳 (第2/3页)

才能及时发现,避免了更多兵卒的伤亡,也避免了军中许多麻烦,可以说殷大夫和毛三里师徒二人对西陲军也是颇有功劳。”

    “功劳?”卜永瑞嗤之以鼻,“前朝太医和皇子,也配提功劳二字?”

    陆启言并不曾解释与反驳,只张口询问,“只是本侯听殷大夫提及他不过是游历四方的郎中,而毛三里也只不过是他在游历的途中捡到的一个孤儿,卜大人为何就说殷大夫乃是前朝太医,而毛三里乃是前朝皇子呢?有何凭证?”

    谁主张,谁举证,拿出证据来,方能令人心服口服。

    “先前安乐乡主受皇后娘娘嘉奖,赐字贤良淑德,由宫中的礼官前往,期间有人看到殷陵游和毛三里师徒二人,辨认了出来。”

    宫中的礼官以及宫人,有不少是前朝宫中遗留下来之人,皇帝仁善,留下身世清白之人的性命,令其继续做事。

    因而有人能够辨认出来,也是合情合理。

    陆启言却是又笑了一笑,“若说宫人和礼官认出殷大夫乃是前朝太医倒可以理解,可当初前朝皇宫被破之时,前朝皇帝引火自焚,更是着人烧毁了宫中书卷、史籍、画册等不计其数,卜大人因何判定毛三里便是前朝皇子呢?”

    “这毛三里的容貌,与前朝皇帝有八分相似,且其年岁与当初传闻之中下落不明的皇子相仿,因而本官断定,这毛三里便是前朝皇子!”

    卜永瑞说的十分坚定,话亦是掷地有声,震得整个崇阳殿内都有了回响。

    更惊得其他人面色微微变了一变。

    陆启言却仍旧不以为然,幽幽道,“可本侯记得,先前传出有前朝皇子尚存于世的流言,早已证实乃是子虚乌有,就连皇上都曾下旨证实此事,严禁以讹传讹,捕风捉影。”

    “卜大人此时再度提及此事,是要说当时此事并不真实,要推翻当时的论定,还是说卜大人根本就不在意皇上的旨意,要抗旨不遵呢?”

    “再来,容貌相似之事时有发生,不相干的两个人眉眼相似都是常有之事,若是卜大人要将十分常见之事硬要与前朝扯上关系,那本侯却要怀疑卜大人的用意了呢。”

    “新朝建立年份不久,各处征战,好不容易换来了此时大周国的繁荣昌盛,卜大人口口声声说要一心为国,为江山社稷稳固着想,此时却一门心思地给一个平民百姓扣上了前朝皇子的帽子,是要做什么?”

    “一个无辜的百姓会因此丧命,而那些有逆反之心的人会因此蠢蠢欲动,将这个所谓的前朝皇子毛三里当做谋反的旗帜,到处蛊惑人心,动摇江山,使得朝政不稳,这是卜大人想要看到的吗?”

    “还是说,卜大人对这些事情丝毫不在意,甚至想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呢?”

    陆启言问的掷地有声,卜永瑞的神色因此变了一变,冲着陆启言喝道,“你血口喷人!我从未有过此用意!”

    “那卜大人这番行为,明眼人皆是能看的清清楚楚,卜大人该如何解释?”

    陆启言接着道,“再者,卜大人说本侯乃是先前温家义子,与温家多有勾结,那本侯倒是十分好奇了,若是本侯乃是温家义子,当初温家势败之时,为何不将我攀咬出来,温家上下这般多人,为何没有一个松口的?”

    “卜大人自然可以说,这是温家留下的一个钉子,为的是能够动摇江山,实施报复,可现如今,本侯乃是定远侯,是西陲军的副厢指挥使,威震西陲,令金卫国闻风丧胆。”

    “而此时,乃是金卫国与大周国和谈的关键之时,卜大人此时污蔑本侯是温家义子,皇上若是因此对本侯生疑,有诸多猜忌,必定会因此不再对本侯委以重任,金卫国也会因此心头一轻,和谈之事上必定会不再让步,甚至不再畏惧两国继续开战。”

    “可以说,卜大人此时的行为,大有干涉大周国与金卫国和谈,挑起两国战乱之嫌。”

    “综上所述,本侯倒是十分怀疑卜大人究竟是大周国的臣子,还是别有用心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