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 (第1/3页)

    当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比尔-克林顿正式开启他的第二个任期时,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有趣的文化变革。

    电影、、舞台剧、音乐还有体育节目里,观众们喜爱和追逐的英雄、偶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曾经强大、完美,古希腊雕塑一般的古典英雄人物,慢慢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文艺作品主角的形象就能看出来。

    1994年上映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阿甘正传》让一个傻子做主角,让他参与到美国近代许多重大事件中,已经隐隐有了这样的苗头。

    同年上映,票房不佳,但后来口碑很不错的《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放在了逃脱监狱和禁锢,也是一种象征。

    到1996年,一部名叫《搏击俱乐部》的发表,立刻产生了影响,获得了西北太平洋书商奖和俄勒冈最佳奖,后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买下版权要改编成电影。

    讲述了一个反传统的悬疑故事,主角乔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小职员,因为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引发了心理疾病,他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症状只是缓解并未消除。

    工作途中,乔结识了一个叫泰勒-德顿的朋友,德顿形象、工作、性格和乔截然不同,在德顿的引领下成立了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旨在专门为各种人士释放压力、缓解情绪。

    搏击俱乐部迅速流行开来,组织越来越壮大,此时,泰勒的野心进一步暴露出来,他组织搏击俱乐部成员进行一系列报复社会的破坏举动。

    就在此时泰勒突然消失了,乔突然意识从来没有什么泰勒,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

    他心理问题已经达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直接幻化出了另外一个人格,推动着他完成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

    这部反映了当时美国现代社会城市男性群体的一种“男子气概”焦虑,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古典英雄的强硬、肌肉、义气、冒险精神,越来越成为一种幻想,一种只能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镜花水月。

    男人们只能在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以及体育赛场上见证古典英雄的存在,当他们关上电视,第二天被闹钟叫醒穿上工装、领带,坐着车子去写字楼、工厂上班,下班后又面对无穷无尽的家庭琐事、夫妻摩擦、孩子的哭闹时,现实一次次告诉他们,英雄的时代结束了,没有谁是超人。

    消费主义的大潮更是让金钱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谁赚了更多钱,买了更好的车,住上更好的房子,谁就是成功的,拥有地位。

    而传统英雄身上的那些美德,譬如善良富于同情心,在人们看来成了软弱、无能,助人为乐,打抱不平的精神,变成了社会不安定因子,勇于探索和冒险得到的评价会是“有什么意义,又不能赚钱”。

    这种社会风潮下,有些人试图重新树立起传统英雄的形象但响应者寥寥,而更多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干脆反对传统,朝着那些传统的英雄竖起中指,与其一起被挑战的还有传统的规则,以及整个社会权威。

    《搏击俱乐部》是其中的代表,的作者查克-帕拉纽克是俄勒冈波特兰人,毕业于俄勒冈大学,毫无意外,他是波特兰开拓者以及阿甘的球迷。

    成名后,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讨论,查克-帕拉纽克在被问到“泰勒-德顿的形象是如何被创立”的时候,查克-帕拉纽克提到“我参考了阿甘的形象,我敢说,阿甘是每个波特兰男孩的梦想,从他1985年把比尔-兰比尔摔倒在地开始就是,我现在回想起阿甘那些激动人心的比赛,都会浑身颤抖。”

    “不过当我过了30岁,开始每天为了生计繁忙时,我清楚我永远成不了阿甘,连他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然后有一天,我也想不起来是哪一天,可能是30岁零245天,或者31岁零8天,我青年时期对英雄的所有幻想都消失了,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他已经消失有一段时间了,就像里泰勒-德顿不见了一样。”

    “当然,我依旧是阿甘的球迷,我永远支持他,我很开心他复出,我写的动力就是能买票去看他的比赛。但我相信,不会再有第二个阿甘了。”

    帕拉纽克不忘补充,明确自己是波特兰开拓者和阿甘球迷的身份。

    甘国阳和乔丹是这个时代体育界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古典主义英雄,尤其是甘国阳,他比乔丹更加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