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杨士奇的折中之法 (第2/3页)
你,还是亲爹英明,给俺俺也不乐意用你这种笨蛋。
就在几人无语之际,一道微弱的声音响起:“臣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可否说说?”
朱棣扬起眉毛,透过众人的肩膀看去,见是礼部左侍郎杨士奇:“但讲无妨。”
杨士奇的资历可没李仕鲁和任亨泰老,不敢坐着说话,赶紧站起身来施了一礼,才缓缓开口:
“陛下,臣窃以为,都察院参劾苏抚台、童藩台的目的,无外乎逼其回京,好在地方进行一些勾当。”
“臣虽不知其勾当如何,但正所谓‘敌之所欲,谓我之不予也’,断不能陷入其毂中。”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心说总算有个明白人了,“继续讲。”
“是。”
清清嗓子,杨士奇继续说道:“但如今六部官员太过关注此事,消极怠工,长此以往下去,政令无法通达,国运必将阻滞,亦不是长远之计。”
“故臣以为,是否可行一折中之法,暂行拖延?”
朱棣面无表情,“是何折中之法?”
杨士奇定了定神,抬头说道:“苏根生苏抚台既已到京,不如就请他暂时归府休养,待寻得有利证据后,再三司共问。”
苏根生可是苏谨的亲侄子,吓死他也不敢说出那个‘审’字,最多就是问问。
“嗯,继续说。”
朱棣不置可否,也没表态,只是淡淡看着他。
“是。”
从朱棣脸上看不出喜怒,杨士奇也无法判断自己这个办法,到底行还是不行,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下说:
“至于童藩台和许藩台,因其身负要务,断不能轻易离开两江,但弹劾之罪名又甚为严重,朝廷亦不得不回应。”
“故臣大胆提议,不如令二位大人去职留任,继续留在任上处置公事,朝廷则如之前一般,陛下派人亲往两江查案,还二位大人清白?”
“包括陈亚、路确、魏圭几位大人也是一样,依照此法办理。”
朱棣尚未说话,蹇义忽然冷哼一声:
“说的轻松!倘若几人真的有罪,趁此机会消灭证据,或者继续为非作歹,涂炭百姓怎么办?”
“这...”
蹇义的话不无道理,杨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