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5章 大明倒霉蛋,皇子徒步旅行第一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955章 大明倒霉蛋,皇子徒步旅行第一人 (第2/3页)



    好在沐晟虽然也不是啥好人,却也没让朱楩莫名其妙的‘病’死在云南。

    但他的做法确实不大地道,直接上疏诬告朱楩‘勾结地方,收受贿赂,行不法事’。

    老朱一看这还了得,你丫的勾结地方想干啥?造老子的反?

    二话不说大笔一挥,走你——贬为庶人,徙福建漳州。

    前世的朱楩去了福建漳州之后,没多久又被恢复了爵位,只不过没了封地,只挂着一个虚名。

    等朱允炆上位开始削藩,他又成了铁脑壳眼中的软柿子,被第一批捏了下去。

    最后永乐朝虽然恢复了爵位,但还是被削除了护卫、官属,最后迁到湖北武冈,度过余生。

    可以说,朱楩一辈子不是在迁徙,就是在迁徙的路上,没个消停。

    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活了七十多岁,算是长寿了。

    但这一世,朱楩的日子显然好过了一点。

    眼下大明最有名的港口,除了北方的天津卫、威海卫,江南的太仓港、崇明卫,就是苏谨一手发展起来的泉州港、永宁卫。

    尤其是泉州,几乎已经成了南方海贸的中心。

    但苏谨却知道,有一处港口虽然现在还没有被开发,但其战略意义一点都不弱于泉州,甚至犹有过之。

    那个港口,就是位于漳州海澄县的月港。

    苏谨可等不到成化年间再去大力发展月港,赚钱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

    但计划发展月港的时候,他已经不在泉州。

    朱元璋也步入晚年,正忙着考虑朱允炆和朱允熥,谁才是最合适继承人的问题,对这件事也不怎么上心。

    在老朱的概念里,有个泉州帮他充盈内帑就够了,费心费力的花钱再建什么月港,有啥意义?

    甚至在当时的老朱心里,已经动了再次死锁海贸,将海上利润彻底锁入内帑的心思。

    看明白老朱心思的苏谨,自然不会傻呵呵的凑上去,教育老朱多开海贸港的好处。

    甚至可以说,那个时候他都有点自身难保,说不定哪一天老朱一个不小心,走的时候就顺手带上了他。

    苏谨自然不会主动去触这个霉头,甚至在发展月港的时候,定下了‘偷偷的建港,打枪的不要’的命令。

    可好死不死的,朱楩这小子被老朱发配到了漳州,又那么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