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7 章 大气生物 (第2/3页)
看不到其具体轮廓。”
陆泉迟疑了一下,随后摇摇头:“问题是,刚才声音响起的时候,舰队就开启了雷达,但是到现在舰队,也没有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可能雷达也没发现这个家伙,会不会是幻象。”
“如果是海市蜃楼,这东西又是什么东西的投影?或许那玩意儿雷达本来就无法看到呢?”
陆泉凝重:“你觉得这东西……”
他斟酌了一下,换了个描述:“这个类似生物一样的活物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有害吗?”
王教授严肃起来。
“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我猜测,那是可能是……大气生物。”
大气生物是一位英国动物学家,兹基硕德博士提出的一种假说,他长期研究水母和浮游生物,发现水母的运动原理与热气球类似,均通过介质的相互作用产生动力。
他认为,若水母能在水中生存,大气层也可能存在类似生物。
这类生物的身体一般是半透明凝胶状,类似水母,靠雷电或捕食鸟类为生,并且死亡后易分解液化,并且导致了不少UFO目击事件。
这种假说并非空穴来风,在1970年,科学家在研究雨水时,就发现雨水中含有微量的维生素B12。
他们开始以为是地表上的灰尘带入云层中,但是在检查云层中的灰尘后发现,这些维生素B12只来源于云层本身,和灰尘毫无关系。
科学家猜测,可能是云层中有大量微生物存活,当时由于技术限制,无从研究,直到2017年,法国科学家在海拔1465米的气象站中采集到干净无污染的降水样本,并进行了基因测序。
结果发现,这份样本中有超过28000多种微生物的DNA或RNA,细菌和古菌有22000多种,真核生物有2600多种。
众所周知,紫外线很容易就可以把微生物杀死,更别提在云层上的紫外线。
研究后发现,这些生物早已有了抗紫外线的功能,还有抗低温,干燥的保护外衣,科学家经过监测发现,雪花中在1/3的雪花核含有大量细菌,这证明大气是有微生物活跃的。
1987年12月20日,菲律宾一艘渡轮与油轮相撞,导致1600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现场海面上的散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