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6 【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656 【大结局】 (第2/3页)

乱子,李郁设想的这一切都能实现。

    ……

    1799年 4月 1日。

    苏州府。

    两侧有绿荫遮蔽的水泥官道上,车马如织,驶向吴皇宫。

    数百名在帝国商界排的上号的商人在警戒线外下车,步入广场。

    他们都是来开会的~

    巨大的穹顶礼堂,气氛肃穆森严,陛下坐在上首。

    所有人依次就座后,伸长脖子聆听圣音。

    ……

    老规矩,先讲成绩。

    继农业革命在东北地区试验成功后,开始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行。

    这些年,随着华北和中原的大量移民离开,富余了几百年的劳动力终于不富余了。

    一户人家要耕种几十亩乃至上百亩地,以前的耕种方式压根行不通,每个家庭必须拥有若干大型牲畜。

    顿河马、夏尔马、蒙古马、大青骡、毛驴,加上廉价的铁制农具走入千家万户。

    人少了,进口粮食却多了~

    华北和中原的农夫每年只需拿出自家一半的田种植粮食作物,还有一半的田种萝卜、三叶草、玉米。

    萝卜在冬天种植,根系很深,可以收集浅根作物无法获得的矿物质。

    三叶草可以把空气中的氮固定成肥料。

    这三种作物都是良好的饲料。

    因为饲料充足,家畜家禽的养殖数量飙升,老百姓终于能吃上肉了。

    牲畜反过来又能给土地提供肥料,粮食产量随之增加。

    人均肉食量逐年上升。

    这意味着帝国终于打通了农业革命,长远来看,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工业革命。

    ……

    农业讲完,讲工业。

    帝国以煤铁产业、蒸汽棉纺产业为龙头,发展出了标准化的流水线初代工业体系。

    农业革命促进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反哺农业革命。

    粮食、肉类、钢铁、棉布、砖瓦,大量且廉价的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工业反哺教育,教育助力工业。

    第一批工矿子弟大规模进入车间,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父辈的实践经验,又掌握了科技文化,很快成为了帝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

    投资促进工业。

    来自银行家的海量资金流入各个行业,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改善,机器不断升级。

    ……

    最后,李郁用八个字形容:烈火烹油,生机勃勃。

    瞬间收获欢呼、掌声无数。

    现场的气氛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超越狂热,接近虔诚。

    一名穿汉服的银行家感慨:“梵蒂冈广场也不过如此了。”

    陛下的口才很好,演讲充满魔性。

    讲完了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继续讲“市场”。

    为了长长久久,吴国各行业商会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品牌意识、质量体系、宣传矩阵,还有价格联盟。

    ……

    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但又不可忽视的市场——奢侈品市场。

    又可细分为对外、对内。

    对外,吴国不断输出各类奢侈品,赋予文化内核,最终目的是打造品牌,赚取高额利润。

    对内,由帝国商业部出面,通过专营渠道,从全球各地收购当地特产,确定每年的收购数量、收购价格、以及终端售卖价格。

    例如,貂皮、羊驼、熊皮等~

    从而实现:

    金钱驱使——民间探险队活动——帝国威慑存在

    ……

    军火市场,以帝国主导,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兜售武器,一方面赚取利润,一方面实现地区平衡。

    19世纪是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

    每当新一代武器问世之前,帝国都要将旧式武器尽量出清。

    担心敌人购买武器危害到帝国利益是没有必要的,纯属杞人忧天。

    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从来就没有过一个靠买军火成为地区军事霸主的案例。

    相反,还可以打击敌国的军工业。

    ……

    此外,还有炒作市场。

    例如玉石、钻石、文玩、珊瑚、太湖石、萌宠等等~

    几大商会分工明确,反复炒作概念,铺货,抬升,最后高抛离场,从全世界的小有钱人手里尽量回拢些资金。

    5年炒一轮。

    轮回反复,永不停歇。

    坦率地讲,人类的记忆比鱼儿长不了多久。

    ……

    随着全世界的金银源源不断流入吴国,帝国在各个领域高歌猛进。

    有钱!

    有了很多很多的钱!

    就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业,例如教育、水利、科技、卫生、交通、民贷。

    吴皇室掌控的四海金融向帝国所有子民敞开了借款大门,年息 3%。

    100银元以下无需担保。

    100银元以上需有担保人,接受家族集体担保。

    海船贷是四海金融的经营重点。

    福建、浙江、广东的沿海渔民以同姓家族担保的形式购买了 4000多条单桅风帆海船跑航运谋生。

    ……

    帝国出资组建 5000支扫盲团队,走街串巷,每到一处,停留半个月,免费教授愿意听课的孩童常用汉字。

    听课者趋之若鹜,民间感恩戴德。

    廉价成药项目年度预算增加至 1500万银元,涵盖各类常见病症 132种,对应药丸 518方。

    陛下要求在每一个县城,建一座成药局、一座蒸汽锅炉澡堂、一座剧院。

    无需盈利,只需保本。

    普度众生!

    洗涤众生!

    ……

    帝国的高速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全世界的资金和人才。

    吴皇室资产管理集团麾下四海金融发行的长期债券在欧陆被追捧,因为回报率稳定,信用坚挺,购买者趋之若鹜。

    吴国皇家科学院松江分院拥有充裕的资金和最优越的科研环境,无数人才跨越大洋来到松江,希望成为沃尔夫第二,名利双收。

    广州港成为了世界独一级的航运中心。

    ……

    长达 2个时辰的演讲,李郁完全脱稿,不打磕巴。

    商人们激动万分~

    部分参会的外籍科学家、银行家、以及记者也同样激动。

    皇宫的侍卫们默默打开各扇窗户,将新鲜空气流入殿内,冲散狂热。

    会后,

    来自各行业的商会会长被邀请参与陛下的午餐会。

    长条桌上摆满珍馐、

    开动之前,李郁笑道:

    “如今生意好做吗?”

    众人异口同声:

    “好,太好做了。”

    “那,寡人还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的生意能传几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