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3 李氏经济学:要敢于殴打顾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653 李氏经济学:要敢于殴打顾客~ (第1/3页)

    5月 25日。

    双方签署了城下之盟~

    普鲁士王国投降,并接受了很苛刻的条款,背上了极其沉重的债务,赔款高达 800吨黄金,首付 200吨,其余慢慢还。

    ……

    至此,茶叶战争的最后一丝尘埃终于落地。

    李郁彻底放下心,战争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接下来就是巩固赢果。

    仗打赢了,就是赢吗?

    未必!

    战争只是手段,只是途径。

    要赢的彻底,要在战后拿到实打实的丰厚利益!确定起新秩序!传播广泛的影响力!

    利益是黄金,是土地,是矿产,是人材。

    新秩序正在建设中。

    影响力难以精确表述,复杂且微妙。

    ……

    欧陆所有的报纸在 6月 1日集体刊登了吴皇亲手撰写的文章——《和平后,塑造国际新秩序》。

    文章分三块。

    第一块讲述茶叶战争的起因、经过、影响。

    第二块强调文明的内核。

    第三块描述战后,所有阶层的美好前景。

    最后告诉所有读者,文明的吴军兑现承诺,即将有序撤退归国,欲将和平归还给所有人。

    吴军绝不是为了土地和黄金而远征,只是被逼无奈,需对部分暴虐的君主和贵族小施惩戒。

    ……

    在吴皇的呼吁下,“全球自由贸易协会”在维也纳宣告成立,欧陆大大小小 35个王国参加并签字。

    核心条款是: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货物关税,不分品类,全部降至 10%。

    吴国作为大哥,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吴皇公开签字承诺将全球贸易顺差的 30%拿出来成立一个专项基金会,用于直接投资吴国皇室指定的任何成员国的任何地区的任何行业(注:不能购买土地)。

    注意:

    之前三大条约约定的是 20%,如今是 30%。

    之前返还贸易顺差额是分轨的,也就是赚了谁家的钱,按比例返还给谁家。

    如今不同了~

    不分国别,将所有贸易差额并合并设置一个资金大池子(从理论上讲,吴皇室可以通过返还,让某一块区域瞬间暴富,或者某个行业瞬间腾飞)。

    ……

    报业又集体亢奋了,从各个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对人类的积极意义。

    从客观上讲,自由贸易确实会拉升此时欧陆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准,中产阶层也是受益方。

    大资本家和王室是受损方。

    最大的受益方是——新崛起的买办阶层。

    那些活跃在地中海、大西洋的海盗头子们摇身一变,借着茶叶走私的熟脸迅速成为了第一批买办。

    他们穿上燕尾服,剃去乱糟糟的胡须,裹着一身海腥味走入伦敦、巴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

    ……

    欧陆各国当然有聪明人看穿了吴皇的用意。

    但吴军分散驻扎在维也纳、柏林、华沙、阿姆斯特丹、以及洛林地区、黑海地区、地中海地区。

    谁敢跳反,下场不会好。

    欧陆在短时间内再无法组织起像样子的军队了,无论是人力、武备、资金还是信心都不支持。

    一些影响力不大的报纸开始刊登前线士兵的回忆录,试图给读者灌输一个印象:吴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打个钢印。

    ……

    这一切的一切背后操盘手都是李郁。

    李郁每天工作 8个小时,部署工作、接见客人、忙着埋雷。

    在他的如椽大笔下,从阿拉山口到易北河的无数矿产、森林,被低价有偿转让给吴国商人,期限 5年到 10年不等。

    吴国的多位皇子预娶外国公主。

    就连李郁自己也挺身而出,纳了一群各国王室、贵族、科学家的女儿为妃。

    每天,陛下坚持会面 4名客人,临幸 1名异域女子。

    为了帝国,陛下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

    ……

    打个形象的比喻,欧陆板块就像是一块摔碎的镜子,碎片太多,裂缝数不清。

    再加上茶叶战争,裂缝更多了。

    在未来的 5~10年内,欧陆再次团结起来,不计得失,以武力对抗吴国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简单分析一下,明显的矛盾有:

    撒克逊和整个欧陆(背刺)~

    法兰克和整个欧陆(国体)~

    波—立联盟和欧陆主要强国(吞并)~

    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历史矛盾,数不清,根本数不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