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6 古典游牧,外凸半月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606 古典游牧,外凸半月阵 (第3/3页)

,就是烟雾弹。

    遮蔽战场视线。

    让敌人摸不清己兵力规模,为步兵争取列阵的时间。

    西征军所有军官都有些发憷,没想到哈萨克汗国居然拥有这么多骑兵?

    准噶尔人击败过哈萨克。清军又灭了准噶尔。吴军又击败了清军。

    按照逻辑,

    吴军>清军>准噶尔>哈萨克。

    这么一条长长的鄙视链,林淮生认为以 1打 10应是轻松寻常的。

    ……

    李小五飞快的下令:

    “看到那块丘陵了吗?

    “辎重大车围绕丘陵列圆阵。骆驼和驮马居中,重炮居于丘陵高处。”

    “司令官,轻炮呢?”

    “轻炮随同步兵一起在圈外作战。”

    没一会,

    兀思买那边派人来问战术。

    李小五略一思索:

    “告诉兀思买,把敌人引过来。”

    ……

    小半个时辰后。

    哈萨克汗国的大军来了。

    先是骑兵,万马奔腾,地面颤抖。

    俩刻钟后,步兵赶到,无边无际。

    站在丘陵最高处的李小五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人?”

    他不会想到整个汗国的兵都在这了。严格来讲,是整个汗国的健康男人都在这了。

    ……

    双方都有点愣。

    阿布汗放下千里镜,惊诧的反问:

    “是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一旁的大玉兹苏丹低声道:

    “大汗,咱们现在是在大清伊犁将军的防区。吴军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的。”

    阿布汗老脸一红:

    “胡扯。巴尔喀什湖不是国界,那是准噶人强加给汗国的羞辱。达坂城才是,没错,就是达坂城。”

    苏丹讪讪的退后。

    没啥好说的,还是看谁的刀子更快!

    ……

    随着人脚马蹄奔跑带起的烟尘逐渐落地,空气清澈,双方终于能睁大眼睛了解对方实力了。

    阿布汗大喜。

    指着那个占地不过半个平方公里,高差仅有三五丈的丘陵。

    “进攻!”

    “杀死所有敌人。”

    “我们还有 15万人,敌人至多 1万,优势在我。”

    顿时,

    欢呼声好似惊雷,滚过这片有荒漠化趋势的草原。

    阿布汗分出了 1万步兵和 1万骑兵监视西清大营,防止他们进来搅局。

    参与围攻吴军的兵力有 15万。

    其中 1万精锐轻骑兵, 5万武装牧民, 2万火绳枪手,其余都是冷兵器步兵。

    大炮仅有区区 11门。

    ……

    丘陵顶部,一群军官举着千里镜各自瞭望。

    有人惊喜的说道:

    “司令官,敌军几乎没有大炮。”

    “对,我判断他们不具备野战攻坚能力。”

    众人压力骤减,李小五也是。

    不仅如此,

    当他的镜头从敌人的步兵阵形掠过,发现敌军步兵装备很差,单刃弯刀、长矛、战斧、弓箭、盾牌皆是粗糙的低劣品。

    带双股叉的火绳枪也就是南方绿营兵的装备水平。

    值得警惕的是敌军骑兵。

    成千上万的无甲弯刀牧民一旦突入己方步兵阵,就成了战场死神。

    ……

    哈萨克的军阵很古典。

    最前面是火炮,中间是步兵,左翼和后方是骑兵,右翼是火绳枪手。

    步兵又是古典的外凸半月阵。

    镜头里,

    明显看出来这个阵型是有陷阱的。

    中间是装备简陋的炮灰,许多人的弯刀甚至有生锈、小块缺损。他们队形混乱,不断交头接耳。

    两翼稍居后的步兵装备明显精良一些,兵刃雪亮,约有 2成披甲。

    瞬间,

    李小五就猜到了敌人的用意。

    当己方轻松突入敌人的外凸半月阵后,敌人内陷,两翼包围,己方就钻入了口袋,三面受敌。

    之后,

    敌人骑兵冲出,封堵住己方退路。从而,达到关门打狗的目的。

    ……

    阵型不错,放在《三国演义》里能当个勇将。

    不过,时代变了。

    李小五信心陡增,收起千里镜:

    “韦俊。”

    “末将在!”

    “你率所有步兵携带 20门轻炮,攻打敌军步兵半月阵突出部。记住,不许深入,在射程之内尽量杀伤敌人。”

    韦俊拱手,临走前又问道:

    “如果敌人骑兵增援?”

    “空心方阵,原地据守。”

    “遵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