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88 大封功臣,赋税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588 大封功臣,赋税改革~ (第2/3页)

“开源节流。”

    “该花的花,该挣的还得挣。帝国的各个工厂继续扩产,寡人给你们一个承诺,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工厂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都能卖出去。”

    “如果卖不出去,就用枪炮替你们清库存。”

    瞬间,

    殿内肃静。

    陛下的意思太明显了。

    “爪哇岛一大半的土地已经给你们了,你们该开荒的开,该挖矿的挖。在殖民地,你们不必有太多束缚,尽可放开手脚。”

    “寡人建议你们雇佣一些咱们的百姓去爪哇,让他们帮着管理当地土著。漂洋过海不容易,要包吃包住,工钱多发点。你们的眼光,要放的长远一些。”

    几名商人高呼:

    “谢陛下。”

    ……

    说到这里,李郁突然问道:

    “兰芳,易帜了吗?”

    “回陛下。南洋舰队已奉命去了,估计这会,兰芳已经插上咱们的旗帜了。”

    “嗯。兰芳所在的婆罗洲耕地条件不好,但那有金矿,有锡矿,有煤矿。如有想承包的,散朝后自己去报名,也算抵账。”

    胡雪余出列:

    “陛下,当下国库略感艰难,臣建议进一步完善赋税制度。”

    “讲。”

    胡雪余声音平静,语速缓慢:

    “帝国之赋税,无非三类。田税、工商税、海关税。”

    “关于田税,臣认为之前陛下拟定将天下州县分为两类,一类省份足额征收,二类省份差额征收的制度非常好。连年征战,百姓们不易,朝廷当多体恤。”

    “但是,工商税要改改。为了长远之治,下官认为应该根据工厂的实际产量精确收税。”

    哗~

    殿内哗然。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在唱双簧,有些话陛下自己不好开口~

    ……

    李郁不露声色,问道:

    “国丈的想法很好,但是如何实践?”

    “臣提议辟一非官方第三方机构,由该机构派人驻厂,称作税务专员,专事确认产量。然后根据不同行业的利润等级,收取税金。”

    “你又如何保证这些驻厂税务专员,报数不偏不倚呢?”

    胡雪余娓娓道来:

    “臣想过了,实行流动驻厂和终身制职业。如果税务专员恶意多报产量,工厂可以弹劾他们,请求朝廷派员进驻工厂再次复核。朝廷也可以随时抽查,若发现税务专员和工厂主勾结、少报瞒报,税务专员全家流放,工厂主罚交偷漏税银的 5倍。”

    “为了防微杜渐,税务专员的驻厂时间不能太久,就以 3年为限。”

    “税务专员无晋升渠道,但保证终生职业。且无纰漏的话,此饭碗可传给儿子。”

    ……

    李郁笑笑:

    “准了,先试试吧。”

    “可有愿意配合试点的?”

    “江南棉纺厂愿意。”

    一唱一和,这事就算成了,都是剧本。

    这时,

    江春站了出来:

    “臣认为,为了体现朝廷之公平,工业部下属工厂也应一体收税。”

    殿内哗然。

    所有人都诧异的望着江春。

    工业大臣杜仁的脸色不太好,陛下的脸色复杂,财政大臣胡雪余的脸色~中立。

    ……

    李郁点头:

    “寡人觉得江总商所言也有道理,一视同仁,民间商人们才能心服口服。那就~照办吧。”

    陛下一言九鼎,这事就定下来了。

    这就意味着从即日起,工业部直属的三大重工、五大水泥厂、四大造船厂都得交税了。

    许多人为江春捏了一把汗。

    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剧本是陛下亲手写的。一切,都是为了制衡~

    帝国需要内部制衡。

    胡雪余继续说道:

    “臣想在南洋各殖民地也设海关,收取关税。”

    “准了!”李郁说道,“为表支持,寡人将皇家铸币厂一并交给财政,即日起全力铸币,争取在 5年之内彻底淘汰银锭,全部用银币。”

    “谢陛下。”

    殿内众人默然。

    陛下是真舍得,真能让步。所以,陛下都出血了,大家还能说啥呢,多交就多交吧~

    ……

    农业署长范众默,出列说道:

    “陛下,臣也有个想法!田税征收过程弊病众多,成本巨大。臣有一设想,每村自己选出一粮长必须是本乡之人,为期 2年,可负责 1~5个村。”

    “怎么选?”

    “所有村民投选。 2年期满后,即行再选,准许连任。让百姓们自己为自己负责。”

    “听起来很有创意,先试试吧。”李郁笑道,“经济部的摊子太大,范京的担子太重。寡人决定即日起拆分经济部,另成立农林水产部,范众默署长升任该部大臣。此外,征收天下田税之责,也划归农林水产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