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4章 国际航天局(第二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654章 国际航天局(第二更,求订阅) (第1/3页)

    因为铁幕的关系,外界对莫斯科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在很多时候,对于莫斯科的情报,如果没有内线提供的话,西方更多的是靠“猜”。

    新年伊始,克里姆林宫批准了“星辰计划”。

    即在月球修建永久基地,与此同时,开展月球军事基地研究,并进行永久性地下军事基地的修建。这个月球军事基地的驻军将会达到二十一人之多,这些人将会被分批输送到月球,同时他们属于苏联的月球特种部队,而这个特种部队的总人数为一百四十五人。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不为外界所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耗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卢布的计划,势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事情。

    而就在“星辰计划”得到批准的时候,科罗廖夫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继续挖掘N1火箭的潜力。

    除了要求提供推力更大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研究方向,以增加N1火箭的运输能力。

    “我们需要大型共底储箱!共底贮箱,就是两个贮箱有一个共用的底。这是SEA在普罗米修斯火箭上应用的技术,“共底”的应用,可以解决既要让火箭携带足够的燃料,而且又减轻了自重。”

    “共底”减掉了两个箱子中间的一大块“赘肉”,火箭能“让”出更多起飞重量给运载物。而这也是普罗米修斯2型火箭比N1火箭运载量更大的原因。

    米申直接了当的说道:

    “可是,我们之前就进行过这方面的讨论,我们在技术上,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它!”

    米申说的是事实,贮箱中的共底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必须要能有效隔离上下两个贮箱近200度的温差。其结构复杂性是可想而知,

    也正因为苏联加工水平低,做不了大型共底贮箱,才有了N1火箭特殊的外形——用球型储箱直接把火箭做成巨型锥子。虽然大型球型储箱既便于加工又省重量,因为球形是表面积体积比最小的,所以材料和隔热都最节省。

    但是它占据的空间也是最多的,相应的也就增加了火箭的死重。这些原因导致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科罗廖夫拿出一本杂志,对米申说道:

    “我们造不出来,并不意味着外国不行……”

    杂志的报道是一家英国公司为月球5号制造大型单层共底贮箱的新闻,在月球5号成功登月后,各国合作企业也纷纷给自己“打起广告”,这家英国公司就承接了共底贮箱的研发与制造。

    这正是SEA的天然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西方各国的技术,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整合,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某些科学目标。,

    “可是,他们使用的燃料是液氧/甲烷,液氧/甲烷双组元推进剂有着温区相近的天然优势,更容易将液氧箱和甲烷箱合体,我们用的是液氧/燃油,两者温差非常大!”

    面对米申的反对,科罗廖夫摇头说道:

    “制约我们并不温差的问题,毕竟,我们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大型共底贮箱的加工制造却一直没取得突破,我们需要获得的是制造工艺,嗯……我想克格勃的同志们应该可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苏联,当他们碰到一些技术难题的时候,除了自主研究之外,还有克格勃这个选项。

    很快,卢比扬卡广场就向驻英国的情报人员下达了命令,就这样,一场太空竞赛以其特殊的形势,在地球上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