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3章 决战张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73章 决战张梓 (第3/3页)

骑千余,身后簇拥着步卒四五千人,一路追过河,望麓谷方向掩来。

    这个时候,剩下两路骑兵也已离开麓谷。

    校尉张也领屯骑一路往北走,绕行去张梓正北方向;丁斐则带着越骑居中预备,随时策应各方。

    沿河沿谷,遍布着他的快骑哨探,不断往来,已助他迅速了解整个战场。

    丁斐催马至河岸一片较高处。

    在这里,一眼看去,茫茫叛军大营覆在前方,将张梓城紧紧抱在中央。

    张梓城楼上,依稀可见旗帜飘扬。

    日光下,可隐约看到一个黄点,让丁斐多了些紧张情绪:那是殿下,他就在城中!

    如果自己等人失利,张梓城内,极有可能天崩地裂。

    “将军!叛军追进麓谷了!”

    就在这时,一骑快哨飞奔过来。

    丁斐猛得转头,看向西南方向。

    “杀!!!”

    原本还算宁静的麓谷两侧,突然爆发出震撼杀声。

    声音在谷内回荡,似乎要将山岭掀翻过来。

    下一刻,便是无数箭矢破空而起,又星罗棋布而下,洒在追击长水骑的叛军身上。

    “不要留手,将箭矢全部抛光!”甄武大喝。

    箭雨不停,不断压缩着叛军的空间。

    “啊!”

    无论步骑,倒地纷纷,惨嚎一片。

    等到箭矢抛空,整个叛军前沿追击部队几乎失去建制。

    “将军!”

    就在这个时间点,有人来告诉甄武:“南北方向,出现两路叛军,正以包抄之势向我军运作!”

    “嗯!?”甄武一惊,而后立马道:“带路!”

    他走到麓谷最高处,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当前——

    长水骑诱叛军入谷;

    平难军伏于谷两侧;

    而大批叛军则趁这个时间点,迅速运作到平难军两侧!

    这个距离,后撤等同于认输——因为你一旦后退,就将后背卖给了敌人。

    凭借平难军对叛军的素质碾压,完成败撤的难度不大,但败字也就印在了脸上。

    “狗日的!”

    甄武眯起眼睛骂了一句:“这一侧看上去少说有万人,叛军这是想要一口将我吞下啊!”

    “将军,我们怎么办,是撤还是防守反击?”军司马问道。

    甄武用力抓了抓头,眉头皱成一团。

    军情紧急,却没有给他缓慢思考的空间。

    是守战还是后撤,一瞬间的决定,便关系着整个战争的走向……

    砰!

    就在甄武犹豫的时候,巍峨大城上,忽然一声鼓敲响。

    砰砰砰!

    一声之后,声声鼓响。

    而后鼓声连绵不断,如惊雷滚动。

    甄武猛地回头,盯着张梓所在,张口一吐:“战!”

    随着‘战’字一出,麓谷上也奏响鼓声。

    平难军没有选择撤离,而是收缩阵型,背依谷地,选择了最佳战斗位置和阵型。

    哪怕舍弃战马,步行死格,凭借兵甲之利和自身底气,他们也无惧数量远超己方的叛军。

    “将军!叛军大批往麓谷我军去了!”

    沿河处,哨骑急告丁斐。

    远处望去,叛军人如蚁流,往麓谷缓缓涌去。

    丁斐点头:“我看见了。”

    “要去支援吗?”左右问道。

    “不!”丁斐按着佩刀、也按住自己那颗跳动的心:“再看看,不要乱动!”

    八千人到此,而且是到了一片骑兵受到束缚的地盘。

    殿下虽在,却坐困城内,等待自己等人前去救援。

    一切,都落在自己和甄武肩上。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上面没有决策者顶着,这让先前只为一校尉的丁斐,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只负责执行军令,而肩挑整个战局走向的压力,实在不是一个量级。

    “哈哈哈!”

    城楼上的鼓声,引得韩雄大笑不止。

    他立在高高的望台上,看着和己方部队短兵相接的甄武所部,意气风发:

    “这批朝廷援军走不掉了!”

    “长途奔袭,只带干粮,又无战马可用,他靠什么和我斗?”

    “周彻擂鼓,无非是激下属死战,替自己争取时间。”

    “都说他体恤下属,如今看来,也只虚名而已!”

    他没有任何犹豫,再度下令:“告诉吕公,再等等……再消耗消耗他们的体力。”

    “是!”

    围攻麓山平难军,由吕轻山担任迎敌总指。

    但真正的胜负手,还没有到摆上场的时候。

    最开始,叛军共有围城部队六万余人。

    但叛军和朝廷兵不同在于,他们可以随时扩充。

    叛军围张梓,前后大规模扩充过两次。

    第一次是郡守张英倒戈,带来了两千余人。

    第二次是周彻来之前,韩雄对周围进行人口掠夺,抢了三四千壮丁上去做炮灰。

    在经历接连攻城损耗,以及周彻突营践踏后,叛军能拉上战场的还有五万五千人。

    先前追击长水骑的有五千人,建制已被打残,作为诱饵的他们已失战斗力。

    进攻甄武,第一批调去了两万人。

    所以,现在城下叛军,尚有三万人。

    这三万人没有摆在一个位置,在周彻正对的——也就是城北叛军主营,这里兵力最为集中,还有两万多人。

    韩雄本人,坐镇处也在此。

    “殿下,麓谷恶战。”有人在周彻耳边道。

    周彻早已将毛毯掀下。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他重新恢复了饱满的精神。

    方才那通鼓,就是他下令擂的。

    他盯着麓谷方向好一会儿,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镇东。”

    “在。”

    “人手都挑好了吗?”

    “好了。”紫镇东点头,道:“抛开伤员和守城,加上整合的敢战壮丁,得众两千八百人。”

    这两千八百人,还包括了周彻百骑中的九十人。

    周彻将这九十人打散充入军中,任中低层军官,以确保近三千人的韧性。

    “让他们披好甲衣,在城门口集结。”周彻又道。

    “是!”

    紫镇东用力点头。

    坚定如他,此刻脸上神态有些异常,嘴唇发紫。

    周彻看了他一眼,笑问道:“是紧张吗?”

    “有一些。”少年点头。

    “紧张是正常的,等开战后就不会紧张了。”

    “现在就出发吗?”

    周彻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了看麓谷、又望了望城楼下,摇头:“不,再等一会儿。”

    紫镇东呼了一口气,就在周彻身边坐了下来。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饼,放在嘴里咬了起来。

    说也奇怪,他吃了东西后,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城楼、沿河、叛军大营,都在望着麓谷战场。

    甄武率众,浴血拼杀。

    敌虽四倍,平难军丝毫不见下风之色。

    烈战之下,叛军伏尸极多,依旧未能撼动平难军阵型分毫。

    “公子。”

    薛定找上韩雄,道:“要想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必须以相当的实力去撕开口子,否则这样打下去……很有可能我方士气先崩。”

    “薛兄所言甚是。”韩雄点头,他丝毫不慌。

    因为,大局还捏在他手里!

    “差不多了。”他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告诉吕公,差不多可以了。”

    “是!”

    传令兵飞奔而去。

    不久,叛军北面主营中,人头攒动。

    一批约五千人的部队动了,往麓谷战场移动。

    这批人和大部分叛军有明显区别。

    装备上,这批人多用步战刀——汉人环首刀和胡人弯刀都有,皆是近战利器。

    身形胖瘦不以,但无一不姿态矫健、步伐沉稳,最重要的是,脸上带着老练的杀气!

    他们的眼神掠过战场、看到死人时,格外平静,有时还会露出不屑的笑意。

    这是生存在混乱之地的亡命徒!

    成分复杂,但刀口舔血的他们,已成好斗之身,只知厮杀。

    他们的组织度和装备是绝对无法与平难军相持的,可单兵能力绝对不差。

    这就是韩雄的胜负手!

    “来了!”

    见这批人赶到,吕轻山站起身来,将临阵指挥权交给儿子吕厚。

    “父亲要亲自上阵?”吕厚问。

    “求一击溃敌,便需发千钧之力!”

    吕轻山如是说着。

    不久,他带着这五千悍徒,剖开叛军阵型,猛地攻向了甄武所在的一侧!

    先用两万人和甄武的五千人互相消耗,在损耗甄武所部体力后,又拿出五千悍徒——而且,用这五千人去推甄武二分之一的人马。

    在局部战场上,将兵力的优势最大化!

    不得不说,韩雄所学的兵法,是非常实用的。

    “吼!”

    平难军眼见来敌不同,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应对。

    一屁精锐上前,齐齐举刀,将迫近的悍徒斩倒一排!

    在对方换军之际,给与当头棒喝,起到士气压制作用。

    然而,这帮叛军确实大不同,他们没有畏惧,反而也进行了阵型变动。

    一些三四十岁的老贼走到第一排,和平难军精锐抡刀互劈。

    血光乱溅!

    悍徒一排接一排涌上,平难军的阵型不再巍峨如山,开始出现明显的波动。

    前排有人倒下,后面的人迅速替补走了上来……

    甄武紧咬牙关,生性好斗的他,并未亲自参战。

    他是这一路军的首脑,若是轻身赴阵有所闪失,将会全军崩溃……

    沿河,丁斐紧捏着他的骑枪,目不转睛的盯着战局。

    一旦甄武军崩,他将立即赶往支援。

    可问题是,自己这一千轻骑,丢进数万步兵阵中,真能发挥出作用么?

    骑兵之利,在于如风扫叶,推锋而进。

    骑兵与其说是在杀人,不如说是在推人。

    一旦陷入步兵大阵泥沼,战马失去了奔驰之能,和步兵马上马下互戳——对于骑兵而言,是最悲惨和不划算的时候。

    就算你一人能换两三个,那又如何呢?

    “将军!屯骑到为!”令兵至。

    丁斐看向正北——张梓北城门外,是叛军主营;主营外隔一条溪流,是一片不算大的林地。

    屯骑已到林地中间,随时能对叛军主营发起进攻。

    令兵手里拿着两面旗:“要下达进攻命令吗?”

    “不!”

    丁斐立即否掉,又看向城门位置:殿下命令中说,待张梓城门大开时,屯骑再出动。

    可张梓如此被动,城门怎么可能会开?

    轰!

    突然,张梓城上,所有战鼓擂响,声如破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