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一章 宗室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百二十一章 宗室问题 (第2/3页)

物影响到皇权。

    可他们的做法虽然消除了这个隐患,但却把宗室全部给养废了,一旦国家发生大事,尤其到了生死危难之时,宗室中却没有一个人可用可怎么办?

    而且朱棣之后的大明历代皇帝都陷入了和文官集团的争斗之中,最初采取了拉拢勋贵平衡文官力量的办法。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也差不多废了,无奈之下皇帝只能扶持起身边的太监,用司礼监对抗内阁,这最终造成了皇帝、太监、文官集团三足鼎立的结果。

    可这样的做法表面看似平衡,却先天不足,哪怕勋贵还在依旧无法和文官集团抗衡,这也是大明中后期文官集团独大,皇帝只能靠着太监帮忙再动用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殊部门的力量这才勉强维持皇权。

    这种情况到了天启时期就更明显了,天启皇帝用魏忠贤是因为已无法忍受皇权的旁落和文官集团的步步紧逼,直接以掀桌子的方式动用了魏忠贤这样的“大杀器”。

    可惜天启皇帝虽然占了一时上风,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至于崇祯皇帝就更不用说了,他自身缺点太多,能力不强还自以为是,国家在他手中给搞的一团糟。

    宗室问题要解决,可朱慎锥也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现在正好有一个机会可以借题发挥,那就是范毓馪私下联络福王、潞王等藩王,打算以此挑起宗室内部对皇帝的不满,意图分裂国家引发叛乱。

    虽说从周安民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福王和潞王等对范毓馪的接触并没有表现出有兴趣的态度,反而在搞明白范毓馪的目的后就冷淡了对方,不再见范毓馪了。

    从这点来讲,无论是福王还是潞王其实都没什么想法,或许说他们都觉得范毓馪这人不靠谱。以藩王的身份和朝廷对抗,他们根本就没把握,而且朱慎锥是那么好对付的?别忘了他可是和朱棣一类的人,都是靠着靖难上位的,是手握兵权的实权皇帝,他们这些藩王除了有地位有身份和有钱外还能有什么?一旦起了异心不用新军出手,只要一道圣旨地方军队就能出手解决他们。

    他们也不傻,怎么可能提着脑袋去干这种事?安安心心当自己的藩王不好么?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何必去冒这样风险呢?

    虽然福王和潞王都是这个态度,但直到今日朱慎锥也没收到福王和潞王给自己的奏报说明此事,就连对范毓馪也没采取任何行动,不仅没有告发和抓他,反而给了金银礼送出王府,这种结果福王和潞王心里应该是不想多事,避免这件事万一传了出去反而惹上麻烦,更解释不清,意图掩耳盗铃掩饰过去。可偏偏他们的所为是朱慎锥无法容忍的,而且给朱慎锥找了一个对他们下手的绝好理由。

    堂堂大明藩王,世受国恩居然不主动举报这样的乱臣贼子?反而私下为对方掩饰,意图掩盖真相,这种行为怎么说都无法解释。福王和潞王自以为聪明,可偏偏耍聪明耍错了对象,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已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