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九百零六章 步步紧逼 (第1/3页)
一个七十七岁的老人跪在自己面前,一脸急切地和自己阐述着做这件事的弊端,并苦苦恳求自己收回成命。
如是旁人也就算了,朱慎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他的超越时代的眼光、能力和长远的布局外,也和他的心志坚定脱不了关系。朱慎锥可不是心软的人,当年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就提着刀子带人干走私盐的杀头买卖了,这些年直接或间接死在他手里的人数不胜数,平日里朱慎锥和颜悦色如沐春风,可一旦下了决心哪怕就是徐静秋也劝不回来,他要做的事绝对能做成,就算阻力再大也是一样。
可问题跪在自己面前的是孙承宗,对于这个老臣朱慎锥心中一直尊敬,在他看来,孙承宗堪称国士无双,如果说历史上的明末还有谁能称为真正国之支柱的话,那么除孙承宗外没有第二人。
孙传庭文武双全,卢象升也是一样,他们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明末帝国双壁,按照历史的轨迹,孙传庭和卢象升先后战死,大明就再也没了挽回的可能了,从此来看他们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但在朱慎锥来看,不管孙传庭还是卢象升再如何,他们依旧比不上孙承宗。这位老臣不仅把自己全部献给了大明,更在年迈本可以置身度外的情况下依旧带领家人身赴险境抵抗外敌,被俘后以他的身份明明可以活命,却破口大骂敌酋一意求死,如此忠臣实属罕见,更留下了千古美名。
所以对孙承宗,朱慎锥一直敬重有加,更把教授太子和宋王的重任托付于他。现在满头白发的孙承宗颤颤巍巍跪在自己面前,朱慎锥看了心中也不是滋味,他轻叹了一声,上前搀扶起孙承宗,拉着他的手坐下。
“先生这些话朕心里明白,其实朕也不想这么做,可先生也知道,眼下大明这样下去是万万不行的。江南是大明富庶之地,本是国家税赋主要来源,先生曾在中枢为官,又主政辽东,当知晓大明的根本问题所在。如果坐视南方如此,大明未来如何先生可否判断?而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大明还是大明么?”
孙承宗无语,朱慎锥担忧的情况也是现实,其他的暂且不说,仅仅是大明的财政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曾经的大学士,又是蓟辽督师,孙承宗太清楚大明的情况了,自万历中期开始朝廷的赋税就不正常了,江南作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按理说是上缴赋税最多的,可到万历末年的时候,江南赋税却是一年比一年少,其中的原因如何孙承宗哪里不清楚?
这个问题和东林党的崛起不无关系,正因为东林党的缘故和地方士绅勾结,大肆兼并土地,隐瞒收入,偷税漏税,转加税赋,明里暗里对抗朝廷。也是因为如此,魏忠贤上台后对江南尤其下手狠辣,借着打压东林党的机会狠狠折腾了江南士绅一番,让其损失惨重,这才维持住了大明财政没有崩溃,也满足了辽东战事的钱粮需求。
可崇祯皇帝继位后这一切全都变了,东林党再一次掌控了朝政,忽悠崇祯皇帝放弃了对江南税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